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50201
大小:10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5
《北京版语文六上《“钢琴之王”的微笑》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钢琴之王"的微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3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
2、助,会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习惯。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味。会小组合作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五、教学方式设计 这篇课文篇幅长,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比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钢琴之王三次微笑的不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体会他每次微笑的内涵,从而深入理解那句富
3、有哲理的话。初读课文后,直接进入主题"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体验,自己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引导体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钢琴之王是谁?你了解他么?投影出示生平资料。(学生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钢琴之王"的微笑》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齐读生字表和认读字表中的生字。 2、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
4、读正确。 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词,结合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读书,查找,小组交流) 同学们,你们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去体会词语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到了钢琴之王的微笑?用自己的话
5、简单评价我们的"钢琴之王"。 四、理清层次 思考:按照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绍李斯特;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当天傍晚;第三部分17-22自然段:第二天晚上。)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的当堂解决,有价值的问题留到下一节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几次描写了钢琴之王的微笑? 二、精读课文 1、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自己
6、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课文三次描写李斯特微笑,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好批注,与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读、找、画、体会、朗读)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和文本对话,融入文本之中 2、集体汇报:注意汇报时介绍自己选择了什么学习方法?最后要朗读出来。 体会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
7、可亲。 学生朗读课文3-5自然段。 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且找到了这个冒牌的学生。) 2)、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依然微笑着和这个姑娘交谈,你从中感受到李斯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3)、投影第五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填空 听完了李斯特的话,姑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想--------,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 学生口头填空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去想姑娘的身世,处境,面对李斯特找上门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