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ID:33332015

大小:52.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4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_第1页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_第2页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_第3页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切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它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习练太极拳越来越多,但青年人较少,是由于大部分青年人对太极拳不甚了解,对太极拳存在误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和弱者专

2、门练习的拳术。实际上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健身、养身于一身,分为健身性、表演性、爆发性等。起到了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太极拳源远流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那动中有静,以柔克刚等风格,又与中华文化十分一致。从太极图里就能看出来,阴阳的相生相克,是互相依存的。就像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强中有柔,柔中带强。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比较缓慢的、柔和的、适合大多数人的能宣扬民间文化的健身好方法。  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对习练太极拳能健康身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我发现有一部分人群是盲目练

3、拳。所谓练盲拳,就是不带着拳理去练,而是自行其是。太极拳的理论说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都是相关联的。比如:太极拳脚下是反作用力,你只要做到下盘的圆裆、开胯、敛臀,劲自然就到了脚下,所以带着拳理去练,会少走好多的弯路。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一定要理解拳理,太极拳讲“松沉找刚柔”,习练一些人把“沉”练成了“重”怎样理解太极拳中的“沉”哪?就我对练拳体会,如果把自己比作水的话,“沉”就是一块系下去的石头,石头系在水中,石头下去了,水面并没有太大变化。那么体现在身体上的这块石头就是“意念”也就是说你的意念下去了,但肢体的变化并不是很

4、大,可一些练拳之人正好相反,他的肢体下去了,但意念没有下去,所以练拳者练的膝盖痛的就是这种现象。这个意念下去还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松”要想做到意念沉下去,就要使身体节节松开,这就像我前面提到太极拳的理论紧密关联,要想做好“沉”就必须练好“松”,所以太极拳练“松”是关键。  太极之根本是静。守静而不妄动。动无动意,动为假形,动复归静。从意道上说,吾从离根之感,根就在吾脚下,注意:根不是脚根,而是所踩之地也。吾离地径有坠落之感,否则无功矣,静在推手中是没有主动推出对方之意,在打手中没有主动攻打对方之意。要占有先机必要时也要移

5、形补位,但仍守静。  太极之外形是松。首先,顶{头顶}劲不丢,头顶虚悬,肢体其余各部位顺着重力下落;其次,运动方向上下前后左右,都不能丢,持下落之感;最后,关于含光默默,下巴微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命门外鼓、腰脊贯直、尾闾内收、两胯松平、圆裆裹裆、屈膝松脚等等要求,从根本上说要全部归于松落,必须自然,松非柔弱,松定而得至刚。  太极之内意是无差异。两手、两脚、手脚、头脚,同身表无差异,重心于两脚间转换时也不能出现两脚差异。无差异就是同一,一体、一个。此状态只能在松中求,舍此而无它法可得。吾否定{上轻下沉}之说法,觉得此中状态

6、并未进入太极真状态。吾说的这种同一状态,能得外三合、内三合,得听劲之神妙,得整劲得气团。但要注意,内气不是沉在丹田,而是沉到脚根,当然同身无差异是一个极限状态。  太极应当从意上修炼而渐入无意自然状态。凡用意之处越来越淡,接近于无而无意状态。意在人先,我之意包容对手,包容周边可感知的一切。要时时刻刻吞融一切,不是吞在身上某处,而是吞到或吸入脚根去,吾乃一皮囊,中空无物,不要想身体内的一切东西,更不可想运什么气,意要在皮表与外界相融,吞融外界,吸至脚根地中。  太极之本质是与自然大地同一。通过身法与意道调整,达到与地合之目的。此

7、吾内劲之根本,劲不从体内本之。吾必须松空,才能与自然大地相合。吾所练不过是使全身成为坚实的力之导媒介,运用太极技法。将来力化于地,同时用地之反作用力还施对手,与太极斗者,实则与自然大地斗法。凡言丹田内气内劲之充沛,吾认为只知其表象,运用时方圆相生,本质上仍是非圆即弧的螺旋劲{加速离心力}、弹斗力{有穿透震荡力}。  太极之神气收敛入骨,勿使有丝毫外张。吾之形有阴阳虚实之变化,但非吾真劲,凡有动意者从动意者必受其害。太极之境无休止。  以上则是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习练太极拳的一些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