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

ID:33318597

大小:744.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4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_第1页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_第2页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_第3页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_第4页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匝口宗第17卷第4期2006年9月VOL.17N0.4S印.2006刘贡南:以儒释伊和以伊释懦的有机结合一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教就具有动静之理,微妙莫测(本然之妙),但动静之理本身无动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以儒释伊不仅表现为使用静,只能搭于气而行(所乘之机),就象人跨在马上;二是从人了宋儒的动静、体用等等这些语词和概念,还表现为在一定之性情就已发未发而言动静。郸蓝该说,王岱舆关于本然之动程度上吸取了这些语词和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而且尤其勰静“定静不迁”的规定,对动静所作的“正于发与未发之间”的重要的是这些语词、概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对真一本

2、体界定,与朱熹上述关于动静的两要点同样密切相关,只是壬岱的内在分化和外在显现做出了有效的哲学论证,构成为中国舆把本然之动静的主体由太极换成了真一。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的重要环节,使伊斯兰教哲学被深深地宓对王岱舆来说,如果仅仅满足于用动静来诠释本分是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同时,王岱舆的以儒释伊在思想方不够的,因为他的目的是要论证和说明真一的内在演化,构法上也表现出优化组合、有机结合圆的特点:一方面把宋儒思建真一与万有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在他看来,动静还只是想中动静、体用等反映本质属性的范畴所依附的本体(神、太“正于发与未发之间”,仍然没有显现于外。那么真一本然如极、理)降为二级本体@,另

3、一方两在运用宋儒的动静、体用等何才能进一步外显呢?先来看王岱舆对真一第三品“本为”范畴来阐述自己的本体论时又继续保持其第一本质属性的的解释:地位。这表明王岱舆的以儒释伊是一种非常成功的诠释。⋯..:耄妻望耄量未姜蠹竺尘:票羔之妻妻翌气%二、以伊释儒⋯⋯或日:“真主自然贯通圆满,安得日余?若有所余,则真一、”旷1引啊主之原有有亏矣?”日:因其独一至尊,原有无时,自发普慈,以伊释儒是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中所蕴涵的常被人们要为万物,救命有无,任其自便,此际始分体用。因其发于原忽视的一个方面。其实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有,是为能有,谓之余光。体用不离,于何有亏?(《清真大学·宋儒

4、的动静、体用等概念和范畴被王岱舆纳入到自己的思想真一》)o体系中以后,其内涵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宋儒那么能说是“余”(多余,意即不圆满)呢?王岱舆给出了两种解释:一是宗教的解释,即是因为真主“自发普慈,要为万物,敕命有无”;一是哲学的解释,即是真一“此际始分体用”,但“余”作为本体的作用,与本体不可分割,即“体用不离”。所以不存在不圆满的问题。由此可见,正像动静是王岱舆用来对真一本然的内在分化进行哲学解释的关键概念一样,体用也是王岱舆用来对真一的外在显现作出哲学阐释的关键范畴。在此,所谓“体”就是指真一本体,所谓“用”就是指真一本体的作用。由于“体用不离”,所以,真一本体既

5、能外显为数一,又能在数~中蕴涵自身。而且在王岱舆看来,数一也有一个由性命之源(元勋),显露为天地万物的本性(代理),最终外化为天地万物(代书)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其中,无极是体,太极是用9。这样王岱舆的体用观就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用不离,二是体用互涵,三是体用互换(无极对真一来说是用,对太极来说却是体)。王岱舆关于体用的这些看法同样受到了宋儒体用观的影响。朱熹在继承二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o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自已的体用观:“体”与“用”虽是二字,本未尝相离。圆“体用一源”,体虽无迹,中已有用。“显微无问”者,显中便具微。天地未有,万物已具,此是

6、体中有用。天地既立.此理亦存,此是显中有微。o如以两仪言,则太极是太极,两仪是用;以四象言,则两仪是太极,四象是用;以八卦言,则四象又是太极。八卦又是用。0白心而言。则心为体,敬和为用;以敬对和而言,则敬为体。和为用。o这些表述很完整地表达了朱熹关于体用不离、互涵、互换的思想。可见,在体用关系问题上,王岱舆和朱熹的观点是完全相契的。舆的思想体系中属于数一)等的特性,而到了王岱舆那里,则同时也是真一本体的特性。所以,王岱舆在以儒释伊的同时,也在以伊释儒,其最基本的方面就表现在,当用儒家概念阐释伊斯兰思想时,这些概念本身也被打上了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的印记,其内涵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不仅

7、体现在本体论中,也体现在宇宙论、人生论和认识论中,下面将主要从宇宙论和人性论的角度,以“无极”和“太极”、“性”和“命”两对范畴为例,对以伊释儒作出说明。在数一论中,王岱舆为了说明蕴涵着真一之数一的演化与发展,首先从宋儒那里借用了“无极”、“太极”两个概念:所谓数一者,⋯⋯即能有之首端。⋯⋯自能有之中,承命而显。此为万物本原而栽万理,斯为无极。o所谓代书者,乃精粹之余,自然发露于外。⋯⋯斯为太极。⋯⋯太极化而为阴阳,统而言之乃天地,析而言之为日月星展,土水气火。o无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