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

ID:33235939

大小:3.12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22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_第1页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_第2页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_第3页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_第4页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姓名:陈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眼科学指导教师:张金嵩201204摘要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测研究生陈艳导师张金嵩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郑州450052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眼轴进行性延长、眼球扩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发生退行性病变,因其严重的并发症可致视力下降及盲目,而备受人们关注。在我国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1.5%,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所致的盲目占第4---,7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近20年来应用于临床及科研的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它应用近红外光扫

2、描,可在活体上进行眼内组织的检测,具有无损害、非接触、可重复、高分辨率等优点。不同于眼底镜、B超、眼底荧光造影等传统眼科检查方法,它可在活体上检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的横断面,测量视网膜厚度,直观显示各组织断层间的变化,可正确分析黄斑部病变的类型,判断高度近视的病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度近视黄斑部OCT图像的研究,探讨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高度近视黄斑部的OCT图像特征以及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研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研究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分析

3、高度近视黄斑部的OCT图像特征,研究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研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摘要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确诊并连续观察的高度近视患者46例76眼,右眼41眼,左眼35眼;男2l例34眼,女25例42眼。年龄8--一,66岁,平均(46.58±13.39)岁;矫正视力0.01~1.0,平均(O.30士0.28);屈光度.6.00---一.30.00D(按等效球径计算),平均(.15.56-a:5.28)D;眼轴长度26.00-一35.50mm,平均(30.17士2.08)mm。眼科A超测量所

4、选对象眼轴长度,根据眼轴长度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7眼,26.00mm<眼轴长度§30.00mm;B组39眼,眼轴长度>30.00mm。电子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检测所选对象屈光度,根据屈光度将患者分为I、II两组。I组32眼,6.0D<近视屈光度量15.0D;II组44眼,近视屈光度>15.0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76患眼进行检测,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观察分析OCT检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图像特征。分析黄斑病变发生率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根据OCT检测结果,将发生视网膜劈裂的患者和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分为视网膜劈裂组、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

5、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

6、分组的I、II两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I组平n摘要均值为(161.91+8.99)um,II组平均值为(125.984-9.40)um,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大于II组。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40,P<0.01,呈负相关。200T检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图像特征及发生率发现后巩膜葡萄肿62眼(81.58%),A组发生率为67.57%(25111曼),B组发生率为94。87%(37眼),两组问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后葡萄肿发生率大于A组。I组发生率为65.6

7、3%(11眼),II组发生率为93.18%(41眼),两组间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I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大于I组。发现视网膜劈裂17眼(22.37%),A组发生率为18.92%(7眼),B组发生率为25.64%(10眼),两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黄斑劈裂发生率大于A组。I组发生率为25%(8眼),II组发生率为20.45%(9眼),两组间对比,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