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

ID:33232541

大小:32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2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_第1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_第2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_第3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_第4页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过秦论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gaokao.com《过秦论》测试学习指要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两汉魏晋时期灿烂的文化成就。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2、着重识记理解文言词语,归纳多义词的义项,和有关文言句式,掌握文中通假字。  3、能通顺、准确地口译各篇文章,背诵《过秦论》《鸿门宴》中规定段落和另两篇文章。重点、难点、关键  掌握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积累文言词语、对课文熟读成诵,理清文章思路和段落层次。概括文章要点。学习监测第二十一课过秦论课前预习

2、  1、下面加线字的形、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蒙故业(méng,承接)度长絜大(xié,衡量)   B、履至尊(lǚ,鞋子)振长策(cè,马鞭子)   C、鞭苔天下(chī,打)制其弊(bì,疲惫)   D、逡巡而不敢进(jūnxún,顾虑徘徊)瓮牖绳枢之子(yǒu,窗户)  2、下列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①因(沿袭)遗策②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③秦人开关延(请)敌④信(可靠)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⑤试使山东(殽山以东)之国⑥因河(河流)为池(护城河)⑦收天下之兵(军队)聚之咸阳⑧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

3、)   A、①②③⑤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⑧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基本相同的分别是((1)___(2)___) (1)A、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B、内立法度,务耕织。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行军用兵之道 D、序八州而朝同列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www.g

4、aokao.comwww.gaokao.com C、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赢粮而景从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⑤⑧/③④/⑦/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⑥/

5、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2、下列句中属省略句的是( )   A、南取百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血漂橹——流出的血多得能漂起船桨。   B、非及向时之士也。——不如九国的谋士。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匹夫起来造反就毁掉了天子七庙。   D、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斗争。  4、阅读第三段,概括层意。  ①取得的

6、功业(不超过5个字):___________  ②对外政策(不超过6个字):___________  ③对内政策(不超过6个字):___________   ④实行政策的目的:___________  5、文章第四段介绍陈涉的不利条件是从五个方面着笔的,这五个方面可以用五个词概括,请你分析之后写出这五个词(不能用原文词),并用一个短语概括他取胜的原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取胜的原因:________  6、阅读最后一段,用图示法体现:陈涉、九国、秦国

7、、秦朝的对比,陈涉起义结果和秦朝灭亡的原因。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六 国 破 灭 非 兵 不 利 战 不 善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而 力 亏 破 灭 之 道 也 或 曰 六 国 互 丧 率 赂 秦 耶 曰 不 赂 者 以 赂 者 丧 盖 失 强 援 不 能 独 完 故 曰 弊 在 赂 秦 也  夫 六 国 与 秦 皆 诸 侯 其 势 弱 于 秦 而 犹 有 可 以 不 赂 而 胜 之 之 势 苟 以 天 下 之 大 而 从 六 国 破 亡 之 故 事 是 又 在 六 国 下 矣  (1)给上面两

8、段文言文添加标点符号。  (2)上面这两段文字选自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的史论散文《六国论》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gaokao.comwww.gaokao.com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