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

ID:33199336

大小:10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22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_第1页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_第2页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_第3页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_第4页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全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次课件中国典籍与文化传播纲要——从当今的“国学”热说起n思考与探讨:n什么是国学?n国学典籍是如何形成?是如何出版传播的?在当代的传播现象?绪论部分一,传统媒介n思考题:为什么要研究传统媒介(典籍)及其文化传播现象?——后视镜的意义(为什么要回过头去看呢?)通过比较,来认识今天媒介与文化传播的变化。n什么是媒介?n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n媒介的含义:n1,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n2,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n考研参考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47)传统媒介

2、,也称旧媒介,是相对于新媒介而言的。概称为印刷媒介,或者旧媒介。主要指图书而言。左藤卓己所著《现代传媒史》将图书称为旧媒介。n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说明:“通过回头去看并且仔细地考察传播媒介和文明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进化路程,我们就能够找到为我们洞察未来提供可贵的模式和原则。这就是《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这本书的基本前提。”(华夏出版社出版2000年)20n总结要点:n什么是媒介?n媒介论的角度,依据媒介发展来划分人类文明的进程阶段?n关注新旧媒介交替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因此,要倒回去看历史。n“后视镜”的比喻

3、(以史为鉴)。n作业或考试中可举例说明。例如“国学”出版物在网络时代的传播?二、典籍文化n思考题:n中国典籍文化的特点?n1,历史悠久2,中国典籍的分类体系和知识结构n中国传统学术可以说是以中国典籍为中心而形成的,或者说是书籍分部的学问。近代出现的“国学”的概念,指国故学。中国固有文化的总称,主要指以典籍为载体的学问体系和治学方法。n中国传统目录书籍分为四部:经、史、子、集?n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延续下来。n3,典籍与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学的视角)n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指出:“文化与传播之间有着

4、重要的联系。文化离不开传播,而传播本身就蕴含了文化的传播。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传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n“一次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同它的文化传播及文化积累方式分不开。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是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的。”n第三章为“中国的传播方式及特点”,谈到“中国的图书典籍和文献资料如汗牛充栋,浩如烟海……20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传播学上值得一提的现象。”n孙旭培《华夏传播论》第二章指出:“中国古代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书面化,对书面形式的利用超过

5、任何一个国家。”典籍的不断复制出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起到了重要作用。n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分析:文献“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精神的符号交流系统,是人类凭借组织编码的有序语义信息的文本,传播人类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文献系统承担着传播知识及文化的重要使命,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畴实现历时性遗传”。nn三,阅读视野n书籍史、藏书史、阅读史的研究。n书籍是作者与读者、作者与编辑出版者发生联系的媒介。书籍的传播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接受。n典籍通过阅读而为读者接受,不断阐释,得到共时性

6、和历时性的传播。n从阅读史角度追问:n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耕读”生活方式中,掌握文字符号的阶层有什么特点,他们的阅读动机是什么?他们以什么方式阅读和阐释(解读)先贤的典籍?支撑私人藏书活动绵延不绝的文化理念是什么?近代文人从阅读中国典籍到翻译阅读西学图书、从读书转向读报,这对中国文化的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n古代典籍的影响延续到今天,产生回响——当今的“国学”热现象。n典籍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中发生的变异现象。今人对典籍文本的置换和颠覆说明了什么?n在当代新媒介的环境中,如何阐释和传播典籍文化?媒介(电视)如何改变典籍的讲述方式、受

7、众对象?n各种媒介如何相互作用的(新闻媒介、出版媒介)?n作业可以论述的问题:关于“国学”热现象的思考。n有多篇论文、报纸也有多篇评论文章,可以参考。20第二讲,图书的要素与复制传播n一、什么是图书(典籍)?n图书的概念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符号、载体、知识信息。(31)n符号包括文字和图像,中国的文字符号是独具特色的,符号模式不同于活动影像的电视等;n载体应该具有可以移动、便于复制传播的性质。中国古代的图书载体与中国的物质资源有着密切关系,竹简等。n知识信息应该指比较系统的著述成果,而不是一般的信息。对于图书的概念而言,这三

8、者是不可或缺的整体。n钱存训《书于竹帛》:“雕铸或印盖在坚固材料上的各种文字记录,都不能称为‘书籍’。中国书籍的形式,始自竹简的应用,继以帛书、木牍和纸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55页)n总结要点:n图书的要素:n1,中国文字符号的特点、n2,图书载体的特点、n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