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

ID:33180060

大小:4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1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_第1页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_第2页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_第3页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_第4页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列求和问题的解法探究与教学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曹杨二中汪哲豪摘要: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列求和问题,探讨了它们的解法,分析了“为什么想到这么做”的原因。以这些求和问题为载体,可以判断教学的效果,分辨一知半解的学生。关键词:数列求和、课堂检验一.选题缘起每一堂课,老师们在教材讲解、设问策略、例题选取、板书设计等各种细节上精雕细琢,同学们也会研究五花八门的听课技巧、学习方法。这都是更好地掌握这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图1写完一份详实的教案,上完一堂让自己满意的课,并不是教学的终点。学生到底有没有

2、理解老师想要贯彻的那些知识点呢?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想要了解这些问题,仅仅用——“懂了吗?”——“懂了。”这样的对话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用。况且,学生自己未必能准确认识这件事。打个比方:一堂课后,如果说学生确实掌握的部分是集合,那么学生自以为掌握的部分也许是集合,而更麻烦的是,学生也许并不清楚全集是什么样的。这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不可低估。不过,学生的反馈仍然重要。经常有学生说,课上听听觉得十分简单,可是轮到自己动笔的时候却又摸不着头脑;还有学生会问,老师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处理的;也有学生声称,这类问题他知

3、道“套路”,但是,为什么要用这个“套路”,其实还是不太清楚。这个规范流程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流程中的第二步可以省略吗?笔者认为,选用恰当的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所消耗的时间,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数列求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二.文献综述2.1.关于数列求和问题,常见的方法有这样6类:陆细桂.例谈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与技巧[J].上海中学数学,2008(6).①公式法,如:对于等差数列有;②倒序相加法,如:对于等差数列有:;③错位相减法,如:已知等差数列、

4、等比数列,对求和;④裂项相消法,如:对数列求和;⑤恒等式法,如:利用求和;⑥分组求和法,将数列拆分为几个可以求和的部分再分别进行操作;其中,①与②是常规问题,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后代入即可。③、④、⑤有一些变化的余地,将在后文具体举例。⑥体现的是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复杂对象进行合理分割后,利用前述的策略各个击破即可。2.2.数学科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有许多抽象的数学定义,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最终以最精确、最概括的科学性定义方式呈现,这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接受假设

5、,甚至是不理解地接受假设,是数学认知的助推器何小亚,李湖南,罗静.学生接受假设的认知困难与课程及教学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18(4).这样看来,有些同学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生搬硬套也是有合理性的。三.正文3.1.错位相减法问题1已知两个数列:、,其中,求的表达式.【分析】错位相减法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内容,它是在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时被使用的方法。而相比这个方法,学生对于被推导出的公式结论更青睐有加。能够顺利求解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同学,未必都能顺利完成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二:①部分学生习惯于硬背

6、公式、②此类问题的计算复杂度要略高于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求解。解:注意到数列的公差是,数列的公比是;两式相减得:,【回顾】掌握结论固然重要,掌握推导出这个结论的方法也是需要的。此类题目结构特征鲜明,在处理时,关键要抓准通项公式中所透露出来的局部特征:“公差”、“公比”。由于特点鲜明,此类题目初次出现时,检测效果最佳。在课堂上介绍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学生完成必要的基础练习后,若还有时间,可以作为下课前的最后一题,或者也可以留作当天的回家思考题。此题可以检验学生对错位相减法的掌握程度。3.2.裂项相消法

7、问题2已知数列,,求它的前项和.【分析】关于裂项相消法,学生们往往熟练掌握了的前项和,,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本题时会有些困难。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分母上的“”这个变数,它一共影响了两件事:①裂项的表达式、②求和表达式的抵消思路。解:,(*)【回顾】本题解答篇幅不长,但是对思维的要求不低。(*)式如果书写不当,将会增加下一步抵消的难度。如,有的同学写了前2项就加省略号再加最后一项:,这种写法就不如解答中的那种直观。关于下一步的抵消,是需要重点向学生讲解的步骤。要讲清楚:怎样抵消?还剩什么?怎么写?怎样抵消

8、:可以看到,将整个数列的奇数项、偶数项各分为一组,它们在裂开后可以组内抵消。还剩什么:裂项相消后,每一组应当剩下第一个数及最后一个数。但是不知道是奇数还是偶数,所以每组的最后一个数的写法是需要讨论的。怎么写:从整体考虑,与必定一奇一偶,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本题可以请学生作数据上的改编,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3.3.恒等式法问题3已知,,求数列的前项和.【分析】此类方法的难点在于:恒等式的记忆以及临场化用。虽然题干中提供的式子是作为数学归纳法的例题出现的,学生并不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