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

ID:33171336

大小:11.1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2-21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_第1页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_第2页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_第3页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_第4页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密度及骨皮质厚度的CBCT测量对比研究姓名:付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口腔临床医学指导教师:吴建勇201205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正畸治疗设计和种植支抗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患者中按时间顺序选择60例,根据侧位片中下颌平面角测量值分为高角、均角和低角三组,每组20人。经患者同意后采用CBCT进行颅颌面扫描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2、通过invivodental软件对上下颌前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牙槽骨骨密度及颊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骨密度1.1高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898HU.1357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279HU.692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磨牙区。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均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899HU.1484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378H

3、U.670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前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磨牙区。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3低角组骨皮质密度范围927HU一1665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的颊侧,最小的部位是上颔前牙区颊侧。骨松质密度范围434HU.849HU,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磨牙区。除低角组骨松质下颌四个区域之间无差异,其它同组的不同测量区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4除了上前牙区颊侧骨皮质、下前牙区舌侧骨皮质、上颌尖牙区舌侧骨皮质外,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4、(P<0.05)。摘要2、骨皮质厚度2.1高角组骨皮质厚度范围0.44mm'---2.39nun,最大的部位是下颌磨牙区7mm水平,最小的部位是上颌前牙区3mm水平。在同一测量水平上,前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后牙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5、,最大的部位、最小的部位以及不同部位、不同测量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高角组相同。2.3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三组在3mm钡t]量水平,上下颌前牙区、上下颌尖牙区、上颌前磨牙区和上颌磨牙区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部位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5mm和7mm测量水平,上下颌前牙区、上颌前磨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部位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不同骨面型骨松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低角组最大,高角组

6、最小,提示高角患者牙齿移动较容易需加强支抗拧制。2.牙槽骨不同部位骨皮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磨牙及前磨牙区大于前牙区。提示在前牙区植入必要时可以采用增大种植体直径等方法来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在低角组下颌磨牙区颊侧植入时稳定性较好,但因骨皮质密度较大应尽量选择助攻型种植体并采用减小种植体直径、降温等以提高成功率。3.牙槽骨不同部位骨皮质厚度存在显著差异。除上颌磨牙区为5mm水平<,蛐n,水平<强擞出乎(P<0,95j外,其余部位均为3mm水平<5ram水平<7mm水平(P<0.05)。提示种植体植入在不影响其它条件的情

7、况下尽量靠近牙槽嵴项根方,在上颌磨牙区应避开5mm水平。4.不同骨面型骨皮质厚度存在差异,在下颌磨牙区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提示低角患者植入成功率较高。关键词:牙槽骨;骨密度;骨皮质厚度;垂直骨面型;支抗;CBCT;AbstractoBJECTIVE:ABSTRACTDifferentpartsofthebonemineraldensityandthicknessofcorticalbonearemeasuredandanalyzedwithdifferentfacialtypesinyoungpatients

8、alveolarbonebyCone-beamCT,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clinicalorthodontictreatmentdesignandselectionofimplantanchorage.METHoDS:Select60casesinchronologicalorderfromtheNanchangUni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