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

ID:33166293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1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_第1页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_第2页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_第3页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_第4页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称呼语研究综述》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称呼语研究综述-大学语文论文称呼语研究综述○阮凯歌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称呼语及称呼语的分类。接着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角度梳理了称呼语领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本的研究路向,以及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指出,对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称呼语混乱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关键词:称呼语研究特点称呼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反映社会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变化。例如“客官”、“大官人”反映“官本位”思想。“老板”和“老板娘”折射出现代经济社会对商人身份的认可。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新事物新行业的出现,出现很多称呼语的缺位及混乱现象,这非常

2、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称呼语进行研究的成果有不少,但是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称呼语或者称谓语的系统理论总结以及对某个具体的称呼语的研究上,对称呼语进行社会性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多。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生活中常用的称呼语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是以提高人们之间交往的有效性为目的的研究。一、关于称呼语关于称呼语,各家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异中有同,笔者摘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并进行归纳总结。刘永厚(2010)认为,称呼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是人们用于指代称呼对象、识别身份以及在交际中定位人际关系的符号系统。称呼语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其一,作为一

3、种价值符号,称呼语可以标记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社会属性,同时也能定位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其二,人们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借助称呼语变异来重组人际关系、表达立场态度、建构新的身份和实施言语行为。王卫强(1994)指出,称呼语在许多情况下,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说话者总是既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辈分,又要考虑跟自己的关系亲疏、情感深浅及说话场合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不同的称呼一方面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另一方面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思想感情。李春华、李勇忠(2002)指出,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

4、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给交际带来障碍。从各家对称呼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称呼语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单位;称呼语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用来指称称呼对象,而且可以传递感情;对称呼语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二、称呼语的分类根据称呼语的的语义,我们将称呼语分作7类。1.姓名称呼语。包括姓加名、名、小名、昵称等等。如张三、小明、老张等。2.亲属称呼语。指的是有直接或间接亲属关系的称呼语。如爸爸、妈妈、舅舅、姥姥等。3.拟亲属称呼语。是应用于非亲属关系的亲属称呼语,这一称呼用法应用的十分广泛。如阿姨、叔叔、大娘、大哥、大姐。4.表示职位或头衔

5、的称呼语。包括局长、司机、经理、大夫、护士、主任等等。5.社会通用称呼语。如老师、师傅、小姐、女士、先生等等。这一称呼语现象目前有明显的虚化泛化趋势。如不一定只有教书育人的教师被称作老师,一些娱乐人士也常常被称为老师。6.某些等义于名词的词汇形式。如孩子他妈、他婶子、我们那口子等等。7.零称呼语。包括直接说话不用称呼语和只用一些简单的表示提醒、注意的声音词或动作来表示称呼。8.第二人称代词,包括单数和复数。如你、你们。相比之下,英美国家的称呼语就简单的多。或者用称谓词+姓,如Missli;或者直接叫名字,如Jack;或者用亲属称谓语,如Dad、Mummy;

6、或者用零形式,如Hi、Excuseme等。英语没有像汉语那么多的拟亲属称谓语。三、关于称呼语的研究我们主要对90年代以后的有关称呼语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所参考的论文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检索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的检索词为“称呼”,包含与称呼有关的论文。第二次的检索词为“称谓”。检索结果如下图所示。通过我们的检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几点:从数量上看,90年代以后,对称呼语的研究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称谓语的研究相对多于对称呼语的研究。从内容上看,通过对近20年来称呼语的总结,我们发现学者们对称呼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1.称呼语和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7、。如曹炜(2005)《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么孝颖(2008)《称谓语=称呼语吗?——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这类研究总结称呼语和称谓语的共性与不同,研究数量多,相互参考的也比较多,创新不足。2.称呼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如张丽(2010)《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邢君兰(2012)《韩国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等。他们对具体教材中的称呼语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对教学提供建议和启示。3.汉语称呼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如毛仕慧(2012)《中英称呼语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刘钱凤(2004)《俄汉称呼语文化与语用研究》等。这类研究

8、进行两种语言的称呼语对比,找出称呼语差异的原因,旨在提高人们正确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