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48144
大小:65.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厦门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厦门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厦门大学是我国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先行者之一。自1991年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为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共有工商管理硕士(1991)、法律硕士(1998)、公共管理硕士(2000)、会计硕士(2004)、艺术硕士(2005)、工程硕士(2003)、翻译硕士(2007)、教育硕士(2009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09年)和社会工作硕士(2009年)等10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控
2、制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机械工程等12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另外还获得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校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学位的总体学科布局不平衡,有些领域尤其是工程硕士招生数量偏少,制约了我校专业学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层次、类别和结构的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结合厦门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紧紧抓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通过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健全机制,创新模式,积极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福建省和厦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二)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整合并合理配置全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办学的综合优势和学
4、科特色,使我校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较大突破,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转变观念,主动面向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突出自身特色;优化结构布局,着力完善体系;完善保障机制,注重提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三)发展目标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到2015年,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生规模达到8000~9000人,其中工程硕士不低于1∕3;学术型硕士生与专业学位硕士
5、生比例达到1﹕1.1~1.2,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从10个增加到20个左右,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力争6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更好地适应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切实转变办学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大型企业、地方政府建立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培养平台,积极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的办
6、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师构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实施。突出实践教学,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一线实践,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对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训练质量。2.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学校、行业组织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强调以实际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要求为导向,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
7、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6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