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

ID:33125614

大小:60.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0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_第1页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_第2页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_第3页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_第4页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中教数据论文基于“创客”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建设探析凌学岗(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16)摘要:“创客”文化背景下,高校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文章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的意义、现状与问题以及目标达成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关键词:创客;高校;实践教育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5.010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032

2、—03“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它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文化包含“兴趣爱好”和“创新创意”两个方面的内容。“创客”文化能够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与激情,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创客”时代的来临,体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与创造的“创客”文化必然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越来越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要平台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联系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让

3、大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上增长见识和认知,获取更多的启发和体验,有利于在强化他们增强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激发活力与创造。一、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需要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双方共同参与建设,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互动,达成双方利益上的协调和默契;另一方面,要根据基地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项目和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基地”既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与社会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的重要平台。(一)学校教学资源

4、的有效拓展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有限,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拓展社会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学校通过探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多途径、多形式加强与企事业的共建和合作,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提高了为服务基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并且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和拓展,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务。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高密度融合。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可以跳出局限、登高望远,更加密切地联系社会,融入社会,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有针对性地

5、进行教学改革,增强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软实力。(三)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理论和实践互促共生,二者融合发展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校外实践环节,大学生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且进行创新研究和创业活动。这一过程,有利于他们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利用实践认知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延伸就业创业能力。二、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总体上,当前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不强,在运行过程中各方对基地目标、作用认识存在差异,沟通协调机制不畅,学生参与度不高,资金投入缺乏,导致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作

6、的效率不高,形式大于内容。(一)合作形式单一,基地稳定性差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实践基地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基地建设不稳定,活动缺乏连续性,往往是为满足基地数量的增加,与合作单位签署协议。简单挂牌后,后续建设和投入跟不上,合作无法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自身经济、管理的考虑,把接受大学生实习、实践当作“额外负担”,企业对与高校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积极性总体不高,主动参与基地建设、管理的热情不高。甚至一部分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借用实践基地这一名义获取廉价劳动力,但在基地的实质性建设和发展方面投入很少,没有为高校提供有效的实践资源。(二)利益存在分歧,沟通协调机制不畅校外实践

7、教育活动的开展与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管理存在冲突,没有有效的沟通协调,一些实践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理论知识教育,缺乏专业技能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企业从自身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风险考量,不愿意让学生直接参与专业岗位实际工作,实践效果不佳。学校制订的实践教学方案无法落实,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在学生中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三)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