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

ID:33058834

大小:96.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9

上传者:U-991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_第1页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_第2页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_第3页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_第4页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卢欣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摘要:武侠小说译介的特殊性在于如何在译入语读者脑海屮创设相对应的武侠形彖,译者应优先考虑将中国元素、武术术语和打斗场而以最高的“对等度”呈现出来,融合意译、注释、省译等方法,此称为“可视化”翻译。在语言转码的基础上,译者应进行文化解码,提高文化负载词、武术词汇和语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视化程度,以获得译语文化系统读者的认同。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可视化;翻译策略;文化认同;作者简介:卢欣(1989—),女,福建三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17-06-22基金:福建省屮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冃“基于语料库的金庸武侠小说英译多维实证研究”(FJ2016C151)的部分研究成果 OntheVisualizationTranslationStrategyofJinYongWuxiaNovelsanditsCulturalRecognitionLUXinDongfang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Abstract:Differingfromtranslatingotherliteraryworks,translatorspayspecialattentiontocreateacorrespondingwuxiaimageintarget-languagereader'smindwhendealingwithWuxianovels.Tnthemeanwhile,translatorsshouldgiveprioritytopresentingChineseelements,wushutermsandfightingscenewithmaximumequivalenceandbringfreetranslation,annotation,omissionandothertranslationmethodsintofullplay,namedas〃visualization77translation.Aftertranscodinglanguage,translatorsshoulddecodecullureinordertovisualizecullure-loadedvocabulary,wushuterms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oahighestdegree,thusobtainingculturalrecognitionoftarget-languagereaders.Keyword:JinYongwuxianovels;visualization;translationstrategy;culturalrecognition;Received:2017-06-22一、引言中国武侠小说从最初的单一武侠言情到现在的多元发展、百家争鸣,一肓以来倍受中国读者喜爱。金庸先生被视为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金庸武侠也被列为文学经典,其特殊性在于作者将历史文化、宗教哲学、侠义精神、言情故事等融入作品中。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指出,各民族的文学地位在世界文学体系中是不平等的,该体系的中心是欧美文学及其译著,其他文学则处于“边缘”,中国文学在欧美文学界认同度不高,以金庸为代表的中国武侠文学亦处于边缘位置 [1]157。目前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仅有《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有较完整的译本。本书以晏格文先生(GrahaniEarnshaw)翻译的《书剑恩仇录》(下称《书》)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金庸武侠作品英译的可视化策略和文化认同。《书》是金庸先生首部长篇小说,该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庞大的人物关系网、纷繁复杂的武功套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史笔与诗情相互融合,因此,如何将该作品的文学特殊性和艺术魅力呈现于译入语读者面前成为翻译重点。二、武侠小说“可视化”(-)可视化翻译策略和其他叙事性小说一样,武侠小说也能激发读者在潜意识中进行联想与认知,在脑海屮自然浮现所读的故事场景和所想的人物形象,此称为武侠文本的虚拟“可视化”。但是,由于目的语读者缺乏中国文化行景和相关知识,很难在脑海中创设相应形象。因此,对于原语文木的加工再创作成为必然,使译语读者能最大程度地体会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谭载喜先生提岀:“译本与源文本无法完全对等,也不应完全同化,两级的屮间体第三形态应该是译者追寻的目标,第三形态文本应是以最高'对等度'靠近源文本,尽量使形式、意义、风格、功能、读者反映等都能贴近原文本。”[2]168罗永洲先生提出“译者应根据文化交融程度和读者现实接受能力在归化和异化中求得平衡”[3]53。通过对译文的研究,发现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文化背景(如诗词、宗教)、武打场景等部分采用了直译和编译的不同翻译方法,将屮国元素、武侠精神、历史文化、故事情节以最高的“对等度”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词汇和语篇的可视化。(-)金庸武侠小说与可视化英译策略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形式,武侠小说的译介难点在于屮国古典文化元素和独特的武侠文化特征。故译者不仅要向译入语读者展现栩栩如生的武林高手、诡滴多变的套路招式和扣人心弦的武打场面,还应将中国独特的“江湖世界”这场饕餐文化盛宴呈现出来。翻译的实质和目的是通过传递独具个性的文化来实现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融合[4]41。翻译要点:(1)武侠小说多设定于中国古代古汉语;(2)武侠小说空间背景为“江湖”武侠术语;(3)中国哲学、医学、宗教术语等;(4)武侠作品的夸张性、易读性和“武侠味”。综上所述,译者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提咼译木的可读性。1.中国元素的可视化(1)官位军衔清朝官制分为九品十八级,分屮央和地方官职两类。在翻译《书》屮林林总总的文官、武官时,译者主耍向目的语读者靠拢,如陈家洛的父亲被尊为“陈阁老”,明朝建立了一个皇帝的咨询制度内阁制度,阁内成员称为“阁老”,后 期演变为宰相的代名词1^1,译者将其译作“chiefminister而非“primeministerinfeudalChina”,西方读者容易联想到"Cabinet”体制及辅佐总统/总理的部长们“chiefministers"。又如,文屮多次出现的武官官职名称,译者亦按其管辖范围、军阶等级来处理,如骁骑营佐领(major:少校)、副将(colonel:上校)、提督(commander-in-chief:总司令)等等。(2)吋间、地点和计量单位在翻译《书》中极富中国特色的日期、吋间、地点和计量单位吋,译者选择直译法并进行具体化处理。如《书》开篇于“乾隆二十三年”译作“In1759,thetwenty-thirdyearoftheEmperorQianLong,sreign",既保留原作帝王纪年方式,又增加公元纪年,向西方读者延伸了历史信息血1空。再如译者将“二更时分"处理为“thesecondbellstruck,onehourtomidnight”,保留这种民间报时制,再将二更为亥时(21点-23点)表达出来。同样,译者在处理书中地名时大多采用直译加注法。例如,“伊犁”一地译作“Ili,thelargestofthetribesintheMuslimareas”,增补了伊犁州是回族聚居地,增强读者对文中汉、满、冋族关系的认知;又如,"双井子”("avi1lagenamedTwinWells”)、"清水铺”("atowncalledClearWaterShop”),译者不仅保留古地点的原语特色,又采用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信息接收。在计量单位方面,译者将传统长度量词“里”“丈”“寸”做换算处理,如“六百多里”(“twohundredmiles")、"数丈”("severaldozenfeet")和"长八寸”("eightincheslong”),有时也保留中国韵味,如“二百两银子”(“twohundredtaclsofsilver^)。(3)古语词汇古香古色的中国特色词汇也是武侠小说译介的一大难点,译者大多采用意译法。从目的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信息传播量的多少决定传播效果,用意译法来处理这类词汇,虽然或多或少失去了中国特色,但保持译语的可视化和信息量是这类词汇翻译的要点。例如,古人以通过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的才学,各阶段考试取中者分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但耍一一解释这一背景知识未免过于繁杂,译者根据不同情况将“中举人、秀才”等处理为"passtheimperialcivilserviceexamination”或"passtheprovincialcivilserviceexamination”。又如,将干抢劫掠获的"绿林中人”译为“outbw”,译出他们是视法律为无物Z人,放弃该词也蕴含信守江湖道义和侠义风采之意。再如,古代镖局中给镖师跟班、喝道开路的“趟子手”译作“shouter”;凭着某种关系向官府或富户分润财物的行为“打抽丰”译作"extortmoney”;"作了个四方揖”译作"bowedinal1fourdirections”。1.武术术语的可视化林林总总的江湖流派、诡譎多变的兵器暗器和玄幻莫测的武功招式是武侠小说的一大特色,直译法容易造成译文晦涩难懂,音译法则使译文略显笨拙。译者译介武术术语时,大多采用直译加注法或者省略法,以保持译文的连贯性和美感。就文中出现的各大帮派而言,一些认知程度高的流派直译即可,如“武当派” (Wudangschool)、"天山派”(Tiemshanschool),而一些小众帮派则应适当注释,弥补文化信息缺失,将被朝廷镇压后转投红花会的“屠龙帮”译为"DragonSlayer'sSociety,asecretanti-Manchuorganization”,女口若对故事情节无所助益,也可采用删译法。金庸先生根据人物性格、帮派、功夫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例如“鬼头刀”(Dev订^HeadKnife)、“飞抓”(FlyingClawgrapple),还将中国哲学概念加入兵器和招式中,创设出“五行轮”(apairofFiveElcmentWheels,steelringscoveredinknives.)等等,译者在翻译兵器暗器时以保持原语文化为主。武侠小说作者往往将动物、诗词等各种文学意象引入武功招式、拳术剑术创作中,以增强动作的形象化和引导性。以动物意象为主的招式,译者也大多采用直译法或直译加注等策略,如"金刚伏虎"('BuddhaAmbushingtheTiger,stroke);又如"左腿"横云断峰'扫去”被译作"heswepthis1eftlegcross-wiseinthe,LevelCloudsSlicingThePeak,style.”进一步明晰了该招式的方向性和攻击力。然而,一些颇具文学色彩和历史文化的招式,译者大多采用简译法或删译法,或是翻译动作而舍弃具体招式名称,以更好地融入目的语环境。如洛阳铁琵琶手功夫招式有“琵琶遮面”“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灵感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译者未作具体译出这些招式。武术术语的翻译应该尽量秉持精简和可视化的原则,给译语读者创设一个流畅的阅读语境,也可以采取在译木附录添加文图注释的方式补充相关信息。1.打斗场面的可视化武打场景是武侠小说的精髓,作者在每个章节都用较大篇幅來描写打斗场面,例如第九章,金庸先生使用3149个字符来描写威震河朔王维扬和铁手判官张召重的比武场面。闵福德曾说过:“武打场面虽然只存在于纸上,但翻译的关键在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相信而且真实地联想到打斗场景。”[7]17在翻译时,考虑到打斗场面的可视化程度和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译者删除一些武功招式、背景知识和过于复杂的打斗过程,但仍然保留紧凑的、扣人心弦的打斗场面,此部分对应的译文字数为790。耍准确传递这虚虚实实的打斗场景,译者应向这两个原则靠拢,一是动词精准度,二是语篇连贯度。例1:“张召重抢进一步,左腿横扫。王维扬跃起避过,双掌向他面门按去。张召重左脚踢出,已暗伏“空击苍鹰”“树梢擒猴”两招。王维扬双掌按处,将这二招消于无形”[8]598。uSuddenly,ZhangsteppedforwardandswepthisleftlegacrossatWang,whojumpedclearoffthegroundtoavoiditandcounteredwithafistaimedatZhang,sface”[9]384.例2:“他暗摸金镖在手,刀交左手,喝道:'看镖!'刀法陡变,变成左手刀术,三枝金镖随着刀势发了出去。这套'刀中夹镖'也是他的绝技。他左手刀法与寻常刀法相反,敌人招架已然为难,再加金镖顺着刀势发出,敌人避开了镖,避不开刀,避开了刀,避不开镖,端的厉害非常”[8]602。 “Hesecretlyworkedanumberofdartsintohispalmandthenswappedhisswordovertohislefthand.Heslashedoutwithaleft-handedstoke,andsimultaneouslyflungthedartsatZhang”[9]385.在例1中,精确的动词逼真地述原了打斗场面,删去“空击苍鹰”等武功招式的翻译;例2亦是如此,省略了对“刀中夹镖”的背景知识描述。不难看岀,由于文化差异,为了保持武斗场面的可视化,编译法、简译法和删译法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为了在信息传播的基础上更好地传递原语文化。三、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武侠小说英译本不应该盲目追求信息对等或形式对等,更应该让目的语读者最大程度地享受这场文化盛宴,产生认同感。文化认同并不等于同化。各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存在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全球化趋势下文化的融合驱使我们提高他国对本国的价值观、习俗、信念的认识和认同。翻译,尤其是武侠小说的文化翻译,应该力争创设以最大程度保留原语特色为口标、以FI的语读者为导向的文本,获得译语文化系统读者的认同。因此,译者应该以内容的译介和目的语读者的文化理解为原则,进行语言转码和文化解码,综合使用各种翻译方法,提高英译本的可视化程度和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同程度。(-)历史文化金庸武侠根植于屮国历史文化屮,历史文化的译介将有利于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武侠作品。例如,古称东方部队为夷、北方部队为狄,“夷狄”一词用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barbarian”一词起源于希腊,用于攻击其他文化的人群,而后罗马人也用它来称呼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等其他部落人群,该词与原语“夷狄”文化相似,故译者将改词译作“barbariantribes",靠近目的语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大部分帝王都出生汉族或有汉族血统,直至少数民族英雄努尔哈赤向明朝宣战,满汉关系才突显出来,《书》也是描写清朝乾隆年间,武林帮会红花会为反清复明、与清廷浴血奋战的故事。在处理这部分词汇时,译者也向目的语读者呈现了这一民族问题,“汉家”译作“theChinesepeople"和“theHanpeople",“旗人”译作“Manchus”,“回疆”译作“Muslimborderrcgion,,;又如"绿营兵”("unitsunderChinesecommandn)是汉人部队,“八旗兵”(“Manchuarmies”)是满洲户口编制。由此可见,译者为了让“中国历史文化”走出去,选择了不同翻译策略。(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医学哲学、音乐戏曲、国画书法、对联歇后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颇具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不仅是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容到形式的渗透,它弥漫在整个作甜中,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品位II皿。在翻译这类文化词时,译者应该考虑保留民族文化色彩和西方读者的理解程度,再选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将其融入译入语文化中,使他们能接受这些中国特色文化。一些已被接受的文化,采用直译法或直译加注法。例如,“五行八卦”直译为“FiveElementsandEightDiagrams;"内力”译作uInnerStrengthkungfu”,“点穴”译作“touchayuedaopoint(Yuedaopointsarenervecentersonthebodywhich,whenstruck,cancauseparalysisorevendeath)" 。许多中国特色文化词以咅译的方式岀现,比如炕(“Kang”)、衙门(“Yamen”)、琵琶(“Pipa”),风水(“FengShui”)。一些反映屮国人价值观的古语词汇也大多也都采用直译法来翻译,“走狗”一“tunningdogs”,“鹰爪子”一"Eagles'Claws”,"捕快耳目”一"Theeyesandearsofofficials,,,"泰山北斗”一"TaishanMountainandNorthStar”。文中戏剧歌曲名字也完整地保留下来,如《平沙落雁》(TheGooseLandsontheFlatSands)和《迎嘉宾》CWelcometheHonouredGuest”)。除文字注释外,图 片注释法也可以让特定物体形象化,如“团花锻袍”,团花(见图1)是落叶大乔木,多用于传统装饰纹样、官服设计式样,现代还广泛运用于剪纸[11],添加图片注解后译入语读者很容易理解为何译作“floweredsilkrobe"。图1团花下载原图一些特殊的传统文化形式,例如灯谜、对联、歇后语,译者人多使用意译法,舍小取大,虽然形式上无法完全对等,但仍然向译入语读者传递这些文化特色。如陈家洛给王道出的对联,上联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却问河清易?官清易?”o“俟河之清,人寿儿何”岀自《周诗》,说明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译者将其译作"Thefirstlineis:HowlongmustwelivefortheYellowRivertobeclearofmud?Ratheraskifofficialdomcanbeclearedofcorruption."保留了中国对联文化。(三)文学经典金庸先生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凡,正是文学语篇和诗词歌赋的灵活运用将金庸武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引经据典的两大作用在于:一是增强艺术渲染力,如将诗词歌赋融入武功招式中,柔云剑术的“杏花春雨”岀自《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二是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如乾隆 皇帝和陈家洛在争辩时,各自引用荀子《王制》篇中“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的观点和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篇中“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的观点来进行辩论,又如说明钱塘江潮水之大,则引用钱王三千铁弩强射海潮的历史典故。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向目的语读者完全解释历史典籍、文学故事可能会产生反作用,译者应根据文中语境和情境选择性地传播文学文化。在不影响译入语读者理解的情况下,直译法是最佳选择,如“古人云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该句引自《老子》和李白《战城南》,可直接译作“Soldiersareinstrumentsofviolencewhichamanofvirtueshoulduseonlyasalastresort."但是从文学经典的引录部分的翻译来看,译者大部分采用简译法或删译法,使译文连贯通畅、衔接得当。就拿诗歌来说,作者在《书》中或引录或自拟诗词歌赋约30篇,从南北朝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到明清诗赋,对于原语读者而言,它们升华了小说意境和人物形象。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缺乏背景知识,译者只对于文章故事有推动用或对人物塑造有明确影响的一小部分作了处理,例如,与“乾隆皇帝身世之谜”这一故事情节有关联的旧馆“春晖堂”一词,出自孟郊诗《游子吟》,译者简单译作^SpringSunshine,wasapoeticallusionusedtodescribeason,sgratitudeforhismother、'slove.”乂女口陆菲青吟诵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中词句,辛弃疾以汉名将李陵送苏武和燕太子丹送荆轲的典故表达深受幽禁、远适异国的别恨悲壮Z情,正符合陆菲青当时眼见莽莽神州伦于夷狄、规复难期的心情写照,译者将此词完全译出,加深读者对当下情势的理解和人物形象认识。(四)中国汉字文化四字格成语和谚语习语是中国汉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从古代典故、著作、历史和口头故事中提炼出来的成语有着固定结构,口头流传下来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习语谚语无固定结构,但却都蕴含着深刻的涵义和哲理。在翻译这类词汇时,译者如何将传递中国文化和融入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是一大挑战。将成语译作英语时,应首先保持信息的传播量,即以意译法为主。例如,文中原句“海宁陈家世代簪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中“世代簪缨”的翻译,该成语出自罗贯屮《三国演义》,簪缨分指头簪和束发的缨络,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式,所以世代簪缨表示接连几代都是做高管的仕宦之家,译者处爭为“bedistinguishedformanygenerations”。一些情况下,译者还采用具体化的翻译策略,如结合当下情境将“班门弄斧”处理为“Iwou1donlymakeafoolofmyselfifTmadefurtheruseofmyownminorabilitiesinlhemartialarts.n又如结合文本情境将“别打草惊蛇”处理为"don'talerttheManchustowhatwearedoing”。译者也将大部分的谚语和习语都较为完整地翻译岀来,如陈家洛谦虚地说“小弟虽无缚鸡之力”,译者肓译为“Ilackeventhestrengthtotieupachicken”,将“钱财是身外之物”译作“Wealthandrichesarenotapartoftheflesh.”又如,在武林中“混口饭吃”,意思是为谋生而耍嘴皮子、玩弄小把式、跑江湖等,译者借用英文习语“earnone,sbread”将其译作"earnone,srice", 将中西方文化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又将中国南方人以水稻为主食的特色表达出来。修辞手段也是屮国汉字文化的一大魅力,也是武侠文化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修辞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其简洁、生动、形彖。《书》中常见的修辞手段有比喻,双关、排比等等。译者大多以保持修辞手段来处理原文,尽量使译入语读者和原语读者能够产牛一样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对肃州的饼这么描述:“弱似春绵,白如秋练”,译者保持这两个意象,译作“asfragileasspringcottonandaswhiteasautumns订k.”铁琵琶被陆菲青玩玩捏捏,描述为"如弄湿泥,如搓软而",译者取其一意彖,译作“as辻heweremakingnoodles”。四、结语武侠小说翻译是文学译介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从《书》的译本看来,译者在翻译时以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语文化为目标、以冃的语读者接受能力为导向,融合各种翻译技巧以确保译文的可视化。译文中武侠世界的再现和中国特色文化的推介,对于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加快各国文化融合和增强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认同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吴侃•金庸文学译介生态与译者适应策略[J]•名作欣赏,2016(11):157—159.[2]谭载喜•翻译与翻译硏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3]罗永洲•金庸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1(3):51-55.[4]张振华,田兰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武术英译的重要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6(5):41—43・[5]百度百科•清朝官制[EB/OL].[2017-04-28]・http://baike.baidu.com.vlib.muc.edu.cn/1ink?url=0aNwPIBd8LCuPOpWvPZ_Fpd3o9ec6KPmV-VCogulMKU8_FSKBxt7Pj3FbdCQVZ4BV8KZ76tz4T-X8RHRr0M4k2bJc_nxwfRZld5zY3qeoN1Wu2pkinhVVtd5Ypan4D2w.[6]卢晶晶.《雪山飞狐》英译明晰化策略:兼论武侠小说翻译之道[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1):126—129.[7]Minford,John.KungfuinTranslation,TranslationasKungfu[C]//LiuChing-chih.TheQuestionofReception:MartialArtsFictioninEnglishTranslation.Hongkong:CentreforLiteratureandTremslationLingnan College,1997・[1]金庸•书剑恩仇录[M]•广州:广州岀版社,2010.[2]金庸.书剑恩仇录[M].Earnshaw,Graham,译.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3]邓桦.试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修辞技巧[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2):97—100.[4]百度百科•团花[EB/0L].[2017-03-16].http://baike.baidu.com.vlib.muc.edu.cn/link?url=rM7FsEv4fmD9_U03fSXoIAftfOOeCJ92XR8pV0-W5P0HMSz-NN72o4iknqajp7b2qlp7Cp8Aklyxo4g59qp-zegEZTW_N6KpyPVMLWkrK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