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

ID:33022004

大小:56.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9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_第1页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_第2页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_第3页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_第4页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活用新教材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中学徐家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各种版本课标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要求教师打破原有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范例,由于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和取舍,同时,对例题,习题的设置也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变通,使之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下面是我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一、根据知识结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适当删减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结

2、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以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比如: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1.,在学完垂径定理后,教师应根据需要,对垂径定理加以拓展和补充,我是这样补充的:对于一条直线和圆来说,若满足以下5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则剩下三个条件也成立,这5个条件为:(1)经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优弧,(5)平分弦所对的劣弧,这样学生学习更灵活。又比如:我们学了新的数学知识后,为了巩固新知,讲解例题,常常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例题进行增补或删减,使它更适合学生胃口,同时有助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二、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对新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算法,书中是这样安排顺序的,首先设置一个问题情境: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求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这个问题放在此处解决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此时学生刚学会解最简单一元一次方程,这个问题要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是难中难,此处列方程比解方程复杂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此问题放在后面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3)中,这样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曲易到难,符合

4、学生的实际和已知规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改进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有些自己以前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现在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材要注意随时调整自己过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3•代数式的值这一节,一般教师都会这样安排:由一个具体情境引岀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接着,进行代数式的值的教学,讲讲练练,学生掌握得也不错,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我是这样做的:将“讲授式”改为“启发式”,由具体情境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5、接着问学半,现在如何计算代数式的值?要求代数式的值,当然离不开代数式,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编一个代数式,再请学生给代数式中的字母赋予几个不同的数,然后,让学生编几道完整的求代数式的值的题目,编后让同桌交换互做,互相批改,这样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能够在展示自我、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取得进步。四、精心设置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开放性的例题与习题市于新教材与原有教材相比较,例题、习题相对减少,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使用新教材设置例题、习题时,应根据以下几个原则:1、基础性原则: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施教新教材不能片面理解为只

6、是教师带领学生“玩一玩”“做一做”而已。事实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的教学,仍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仍要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设置例题、习题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每个学生只有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2、目的性原则:教师应从教材出发,根据授课的类型、施教对象、施教的内容和侧重点,设置相关的例题与习题,做到重点突出,不能东拼西凑,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九年级的复习课中,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多提供中档题,中档题区分度高,训练价值高,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利于学生素丿贞提

7、高。3、全体性原则:“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教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目标,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教学过程中例题、习题的安排要尽可能地兼顾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4、渐进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系列的例题、习题,使学生的认识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力逐步提高。5、应用性和开放性: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应作为例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