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19422
大小:55.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教学案例郭瑞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乌塔》盂县实验小学教师:郭瑞英【案例背景】《乌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描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自立意识、独立生活的能力,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我国少年儿童努力增强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为达到教学目的我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案例描述】上课开始,我在完全没有让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向他们抛
2、出了问题: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独自出很远很远的门,好吗?为什么?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的问题刚落很多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还引起了同学们一阵辩论,大多数同学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认为不论做什么应以安全为首,这样太危险了。同学们思维顿时激起了火花。这无疑为更好的学习本文、认识中西方教育文化差距做了充分的铺垫。接下来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本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样读书的积极性暴涨。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快速默读,有的小组合作读。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读书声。读完以后,没等我开口学生们抑制不住想要
3、表达的欲望,纷纷发表自己对乌塔的看法:“乌塔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孩子S“一个有见解的女孩”;“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女孩”;“独立自主的女孩成熟的女孩”;“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由于我对学生见解的肯定和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上再次掀起了高潮。交流中我发现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小孩了独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了独自岀行,很好。对于这两种观点,我没有急于做出结论,要求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到文中找出根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就此,我适时组织一场辩论会,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
4、识。【案例过程】正方观点:认为独自岀行能培养孩了自立意识并能增长见识;老师观点:正方观点鲜明简练反方观点:乌塔这样出去多不安全呀!太没有安全意识了。没有安全做保证谈其它又有什么意义吗?正方观点:平常不爱说话的李伟站起来侃侃而谈:“我从书中知道,在欧洲那些国家里,人们的法制意识强,治安措施好,乌塔不会有生命危险。”反方观点:一个小女孩反驳道“乌塔这样做,如果出现万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教师观点:当双方争执不下时,我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正方同学找出的重点语句,足以解决
5、反方同学的担心独立能力。正方观点:乌塔每次出行都有准备,自我保护意识强。就是遇到危险,她的能力特别强,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反方观点:外出旅行费用特高,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小孩子不是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吗?正方观点:乌塔“因为年龄小,可以享受优惠,再说,还可以勤工俭学,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反方观点:一个小孩外出,没有大人指导,会增长见识吗?正方观点:“乌塔为这
6、次旅行准备了整整三年,读了很多有关国家的书籍”,乌塔“拿岀一摞书,全是欧洲各国的旅行指南”,“对照看着,就像老师带我玩一样。”反方观点:“我认为课文并不是要我们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中国孩子克服依赖思想,也像西方孩子一样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老师观点:反方的见解果然高出一筹大家同意吗?止方观点:我们同意反方最终的观点。老师总结:这不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目标所在吗?都被你们总结出来To鉴于中国和德国国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大家一定要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而应该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试着去逐步培养自己独立能力。当
7、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难的事了。下课后,正方队一能言善辩的学生带着满脸不服输的表情向我走来“老师,我还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到孩了执着思考的样子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收获,走向办公室……【案例总结】本节课听着大家的发言,我感到欣慰与激动。虽然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经过讨论,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水平,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这正是新的课改理念的生动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认为《乌塔》一课的主旨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是相
8、辅相衬的。对此,我们可以组织“让孩子独自出行——搞一次家乡探索”的活动,尝试自行设计外出路线,自行准备外岀经费及需待的必备品,亲身体验乌塔的感受。【案例反思】这个案例最大亮点是,教师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异口异声”时,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热情接纳。接纳学&不同的感受和声音,尊重每位学生发表的不同于课文的见解。这表明,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已成为学习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