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01715
大小:55.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铸造桩核代替成品桩修复前牙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铸造桩核代替成品桩修复前牙的临床体会王少华(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技工室213000)【摘要】目的研究前牙成品桩冠失败后用铸造桩核二次修复前牙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61例前牙成品桩冠利用铸造桩核代替成品桩修复,观察期临床效果。结果161例前牙的铸造桩核就位顺利,修复体固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利用铸造桩核代替成晶桩的前牙桩冠二次修复,方法简便、经济省时、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铸造桩核成品桩二次修复【中图分类号1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1752(2012)32-0239-02牙髓治疗学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得以长期保留,而对残根残冠的进一步修复
2、,就显得更为重要。铸造桩核的应用则成为这类修复中的重要环节。2005年9月一2010年6月笔着用铸造桩核联合烤瓷冠替换修复原以成品桩结合烤瓷冠或塑料冠修复的前牙断根、残根161例,通过2〜3年的随访观察,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本组161例患者中,男83例,女78例;年龄20-40岁92例。41〜60岁69例;上前牙101例,下前牙60例。桩冠部分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松动、脱落和磨损。1.2方法:1.2.1牙体的重新预备:去除原成品桩及残余黏固剂,拍摄X线牙片了解牙根长度、外形、根管充填情况及根尖周状况。用G钻从根管口中顺牙根方向进入,徐进徐退,随时纠正钻
3、入方向,达到所需长度,根尖部保留3〜5mm的牙胶封闭。保持根管原有形态,去除根管壁倒凹,扩大根管腔。最后用磨光钻将根管腔修整平滑,并在内壁均匀涂布一层石蜡油。复查X线片,了解根管预备情况。用轮型砂石将根面预备成唇舌向的两个斜面,两斜面相交为i近远中向的横悄,并通过根管口中央[1]。1.2.2桩核蜡型的制作:洗净、吹干根面和根管壁,涂一层石蜡油。选择直径合适的嵌体蜡条,烤软,塑制成形态、直径与根管相似的蜡条,使其硬固前插入根管,稍加压力,用水冷却后取出,检查其完整性,再放入根管内。截取直径为0.8mm不锈钢丝一段,刻上数条横槽,烤热后插入根管,以使蜡型与根管壁更密合。用软蜡恢复蜡型的
4、外核部分,按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要求制作,轴壁光滑无倒凹,邻面稍内收,留岀金属基底层及瓷层的厚度。根管内暂封75%酒精棉捻。熔模制作完成后送技工室常规包埋铸造1.2.3桩核及义齿的完成:桩核完成后,根管消毒、吹干后将桩核黏固,再以烤瓷冠修复。2结果对修复2・3年的161例患者161颗患牙进行随访,除8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对义齿的咬切功能、美观方面均很满意。未发现桩冠松动和根折的情况。3讨论长期以来,成品桩冠广泛用于修复前牙断根、残根,但由于成品与根管内壁密合性差与牙冠部分结合不良,形态可塑性差等原因,使得冠修复体形态不够理想,长期使用后易造成桩冠脫落、基牙牙折等不良后果。铸造核桩联合烤
5、瓷冠修复断根、残根,有效地解决了成品桩桩冠易变色、易磨损、易脱落的问题:与联体型烤瓷桩冠相比,即使崩瓷或瓷裂也可以重做外冠,节省了工作时间和精力,II铸造桩核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根管粗大或根管口呈喇叭型的断根残根,都能保证桩冠的良好固位;另外还可纠正上前牙唇倾,改善外观。并且铸造桩核有很好的稳固性、抗力性,可用来作烤瓷桥的桥基牙[2]。根管桩的取出一向是修复体拆除的难点之一:如何做到操作过程的省时无损是比较困难的,在完全暴露根管时,若根管桩长度小于根长1/2,且有较厚的粘接剂,可用根管机扩针或细涡轮机针,最大限度地去掉桩与根管壁间的粘接剂,然后用持针钳夹持住根桩,轻轻地转动或晁动
6、,直至取出根桩;若根管桩长度大于根长1/2或粘接剂较薄吋,先用机扩针或细涡轮机针去除直视下的粘接剂,在将洁牙机头尖端与桩接触,在桩的近远中唇颊侧反复进行高频率振动使之松动后予以取出[3]。在临床应用中,铸造桩核的根管预备应比成品桩的根管扩大略粗,但也不能无限扩大,以防根管折裂。蜡型外核部分的轴壁宜光滑无倒凹邻接根面部分的蜡要烫密合,近远中邻面略聚合2〜5。以增强桩核与烤瓷冠的结合力,减少临床备牙量。核桩蜡型必须与根管壁尽量贴合,在口内制作根桩蜡型,一定要用热钢丝插入以确保桩与根管壁贴合且有足够长度。总之,铸造桩核在防止烤瓷桩冠脱落、折断等方面都具备了成品桩冠所不具备的优点。而此类修
7、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参考文献⑴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61o⑵裘军.烤瓷桩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1):78o[3]王晓仪,王哲明,洪瑾•应用超声仪取出根管内堵塞物的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3):181-182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