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

ID:32998524

大小:58.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_第1页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_第2页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_第3页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释意理论在汉英同传中的缓解作用曹瑞文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木文通过同传中运用策略的举例分析,得出了释意理论在同传中的指导作用,总结了释意理论对汉英同传具有缓解作用。关键词:同传;释义理论;缓解作用;作者简介:曹瑞文(1992-),女,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TheAlleviatingEffectinChineseandEnglishSIofInterpretiveTheoryCaoRui-we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enyangNormalUniversity;Ab

2、stract:Thisarticleusestheexamplesinsomesimultaneousinterpretingtaskstofindouttheguidingfunctionofinterpretivetheory,andanalyzesitsalleviatingeffectinST.Keyword:SI;intcrprctivctheory;alleviatingeffect;一、引言在汉英同传中,由于译语的音节长度超过原语,因此传译的时间非常紧迫,言语输出压力较大。如果完全按原语逐字

3、翻译,会造成精力负荷过重,导致错译漏译现象。因此要在保证传达原语含义的前提下,进行尽量精简的译语输出。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恰当的释意,才能抛开原语的束缚,提取中心内容,带来合理的精简,使同传的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二、同传的特点同传作为翻译的顶峰,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口译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同传与其他形式口译的不同策略。1.时间特点作为口译,同传同样有即时性的特点,即在原语发言人发言后立刻传译,没有吋间查字典或翻阅资料。而对同传来说,除了开始传译时间的即时性,每句话的传译也都有其“限时性”。在交传中,为了更好地传译原语

4、,译员会进行一定的增译,解释文化性词语,增加背景介绍,以及提升译语艺术性。而且交传原语发言人会在译员结束翻译之后才进行接下来的讲话,所以译员无需过于担心传译的时长。而同传中,译员对发言人是“隐身”的。因此译员每一句译语的

5、]寸长都应与原语人致相同,才能保证将与原语的时滞控制在3句左右,否则就会出现遗忘或精力失衡,造成错译漏译。这就是同传的“限时性”。而汉英同传中,由于在表达一句相同意义的话语时,英语的音节要多于汉语,因此时间更为紧迫。所以译语输出不能过长,传译中要多选择精简译语的策略。2.译语特点在同传屮

6、,由于译员精力有限,只能保证基本的通顺,不能力求传译原语的每一个成分,而是要以传递中心意义为目标。且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只需将每句话的主要含义传译出来,听众即可对原语得到整体理解和对缺失细节的自动补充。此外,同传多数情况需要采用顺译的方式来保证紧跟原语节奏。而顺译有时会带来原意的轻微改变以及语言的不通顺。这是同传无法避免的现象,但也是无伤人雅的问题,译者不能追求译文十全十美,而本末倒置地改变翻译方法。而是要在合适的方法下,力求让译文输出更加适宜同传的需要。3.对译员的影响同传是多任务处理的工作,听辨,记忆,

7、言语输出在同一时间进行。译员有限的精力被无限地需求,因此头脑中存在极端的认知负荷。在同传工作中,最理想的状况是译员能够平稳传译,听辨,记忆,言语输岀三种工作压力不会岀现其中一方突然增加的情况。因为译员在同传工作中认知接近饱和。出现错译漏译现象并非语言知识不足,而是负荷过重导致精力失衡造成失误IH。因此同传工作中需要采用能够缓解译员压力的策略。才能有效减少错译漏译的出现。三.释意理论在同传中的缓解效应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法国巴黎学派塞莱斯科维奇创立释义理论,并与勒代雷共同制定出完整的理论体系。释意理论的核

8、心内容包括“口译三角模型”和“脱离语言外壳”。在“口译三角模型”理论中,原语到译语的过程是经过了“原语到意义”,再由“意义到译语”的步骤才得以完成,而不是直接由原语生成译语也。因此,译语是根据原语的深层含义转化而来,而不应是根据原语形式转化而来。“脱离语言外壳”正是指在转换的过程中,在提取了原语含义的基础上,抛弃原语的语言形式束缚,得出保留原语意义但又不生搬原语形式的译语[3]。由于英汉存在很大的语言习惯差异,如果想在尽量不调整语序的前提下,排除这些语言习惯差异并得出通顺的译文,就需要通过释意的方法,将原

9、语的意义放在一个新的目标语框架中表达,以促进同传中顺译策略的完成,从而达到减轻记忆负荷的效果,为同传带来缓解效应。在同传中,释意理论可以指导以下翻译方法:1.减译减译就是在脱离原语外壳形式Z后的一种翻译表现。在原语意义充分传达的情况下,不再执着于传译原语中的每一个成分。如例1:原文:但我们的领导人重申,法国将继续走发展核电的道路。下面我将就法国坚持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以及未来法国能源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译文:Butou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