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真皮替代物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皮替代物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王慧英丁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烧伤整形科北京通州101149【关键词】真皮替代物,组织工程,综述【中图分类号】R8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46-01理想的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应该做到仿牛化,其结构、成分、功能及代谢都应尽可能的接近人类自体真皮[1]•理想的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应满足以下条件:柔顺性、一定的物理韧度及亲水性;完整的支架结构、合理的空隙;能模拟正常真皮组织的代谢过程以及真皮对损伤修复过程的调控作用;可靠的牛物学安全性、低细胞毒性及良好的组织
2、相容性;可逐步降解,避免发牛占位效应.1真皮替代物的种类及优缺点目前临床上的真皮替代物,按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材料及天然材料两种.1・1合成材料,多以合成材料铺膜技术结合激光打孔技术、种植成纤维细胞、充填细胞外基质及牛长因子等技术,以模仿天然真皮的三维网架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Biobrane、Dermagraft>IntegraTransCyte>Apligraf,ComfeelSeasorb,Omiderm>Duoderm>Opsite.合成真皮替代物的优点是无毒、无刺激性,良好的牛物相容性何吸收、强度高、可塑性强,无传播感染性疾
3、病风险•缺点是不具备合适的纤维孔径,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无基底膜复合物结构,与自然真皮相差较远,临床应用限制大・1・2天然材料包括同种异体真皮来源及异种真皮来源.1913年,Loewe等首次应用异体真皮移植获得成功,然而由于排斥反应异体真皮并不能长期保留•研究证明皮肤移植的排斥反应机制主要是细胞免疫机制•异体真皮内的细胞是导致移植后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真皮胶原成分免疫原性极低•通过选择性的去除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可在保留自然胶原纤维正常的支架结构的同时降低甚至消除异体真皮的抗原性・1995年,Wain-wright及Livesey等最早
4、开展了异体细胞真皮支架的研究.美国Lifecell公司推出的Alloderm,来源于尸体皮的异体真皮无细胞基质,去除抗原性,保留真皮基质天然结构,已经FDA验证,是商品化的组织工程产品,应用于烧伤创面覆盖、粘膜修补、软组织缺损的填充及美容整形外科・1995年,国内孙永华等首先报道了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效果良好•异体皮来源有限/介格昂贵,存在传播疾病及伦理问题,虽技术成熟,但临床应用有限[2].异种真皮具有天然的胶原纤维排列结构,基底膜完整/介格低廉,来源广泛,但抗原性较同种异体皮高,已证实,哺乳动物真皮胶原蛋白缺乏表达组
5、织相容性抗原的细胞,免疫原性亦较低.可通过去除表皮并选择性的去除细胞成分,在保留真皮支架同时降低其至消除异种真皮的抗原性[3].2真皮替代物的制作方法及改进2・1渗透溶液法:利用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胞膜破裂,达到脱细胞的0的.2・2酶消化法:利用各种消化酶的消化降解作用,破坏细胞结构,达到脱细胞的目的・2.3化学去污剂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增加细胞膜的表面能,使细胞膜溶解破坏,达到脱细胞的目的.2.4反复冻融法:将新鲜真皮组织反复冻融,促使细胞破碎,再给以超声振荡洗涤,直至无明显细胞成分为止•其优点是对真皮支架结构的胶原纤维无破坏[3]
6、.2.5机械法:杨燕妮[4]等直接去除表皮及真皮乳头层,主要使用网状层真皮来制备无细胞真皮,方法简单,缺点是不含有基底膜.目前所有方法都难以避免细胞碎片的残留•在保留真皮的三维支架结构的前提下,为了更好的将细胞碎片脱离干净,各研究机构多采用几种方法组合,效果较理想.3复合型真皮替代物复合型真皮替代物的构建是在其网状支架的结构基础上人为加入某些功能细胞或细胞因子共培养,期待实现真皮替代物体内重建的人工干预和调控.3.1常用于与真皮替代物复合的功能细胞3・1・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创建组织工程皮肤的转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
7、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5].3.1.2成纤维细胞,是组织创伤修复的主要细胞,是真皮替代物较快血管化,加速胶原沉积,促进了真皮替代物在体内的转化转归[6].3・1.3表皮干细胞,具有慢周期性与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可以分化成皮肤各种细胞,表皮干细胞复合ADM构建活性复层结构的人工皮肤・3・1.4脂肪干细胞,可分化成为不同谱系的细胞,促进了皮肤创伤的愈合[7].3.2采用理化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机械性能、调节降解速率,提高使用性能.3.2.1戊二醛交联,可封闭残余的抗原[8]并增加真皮韧性,降低免疫原性,但增加了细胞毒性.3・2・2环
8、氧化合物交联真皮替代物,提高抗拉伸度,提高收缩温度.3・2・3植物多酚对真皮替代物化学改性•使之抗撕裂能力和硬度都有很大提高,并增厚[9].3.2.4真皮替代物交联结合透明质酸•成功提高脱细胞真皮对胶原酶的耐受性[10].3・2.5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