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

ID:32975622

大小:55.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_第1页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_第2页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_第3页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教学契机激励学生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前数学界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尝试,从小处着手,把握教学各环节的契机,用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明标入境,启发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花,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创造火花与知识的传授同步并存,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善于创设新的空间和机会,学生就会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培养。在每节课的新知识引入时我都设置相应的情境,揭示目标,启发学

2、生创新。例如,在教学“万以内加法”时,为了给本节课的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进行分类,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按照一种方法给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类。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有的说按个子的高矮可分为两类;有的说按胖瘦可分为两类;有的说按男女性别分为两类……在学生举了这些例子后,我以一句“你们真棒!比老师想得还多”肯定学生的成绩。这时,一个学生又说按穿森达皮鞋和没有穿森达皮鞋的可分为两类,又有一个学生受他的启发,补充说“按穿森达皮鞋,穿万里皮鞋和既没有穿森达皮鞋又没有穿万里皮鞋的可分为三类。”……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他们大胆打破常规的分法,勇于尝试新的可能

3、性,最终获得了新的创造性结论。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异想天开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力,勤于动手的习惯,不畏困难的毅力,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的源泉,探索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同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完角度的度量后,学生按常规量角的方法都是把"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对齐,读出角的度数。而就有这么一位学生,角的两边对准量角器上的任意两个新度线,然后用终边的度数减去始边的度数得出角的度数

4、,师生都为之赞叹。这个学生打破常规的习惯性思维,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了自主创造,体现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反过来扩大知识再生产”这一关系。三、矫正反馈,激励创新教学反馈是形成新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需出示或编拟大量的练习题给学生,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如何设计这些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里大有文章可做。1•设计一题,问出一片同一道题,可从多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就能"练一题、带一串、想一片。”例如在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可设计这样的一道题:有甲、乙两个圆,半径分别是4厘米与8厘米,当两个半径分别增加1厘米后,它的周长和

5、面积各增加了多少?教学时,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甲、乙两个圆的周长都增加了6.28厘米,从而得出两个圆的半径不等,当它们增加相同的长度后,圆的周长也增加相同长度的结论。于是接着问:“谁能用字母表示数,写出上述结论?”学生很快得出:C甲=2“(r+1)=2jir+2Ji;C乙=2n(R+l)=2JiR+2jio再问:'‘圆的半径增加相同的长度后,它们的面积增加部分是否相等呢?”这样,设计一题,问出一片,学生既复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推理,能从一般结论中得出普遍的结论,这也是创造性劳动

6、的结果。2.设计一题,解出一串同一道习题,从不同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创新求变,既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又增加了学生创造的机会和空间。例如,妈妈买了60只苹果,芳芳吃了8只,正好是2千克。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苹果还有多少千克?学生经过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审视后得出了多种解法:(1)24-8X(60-8);24-8X60-2;(1)2X(604-8-1);2X[(60-8)4-8];(60-8)4-(84~2);604-(84~2)-2;学生不但从“变”与“不变”的过程中领略了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同时开阔了思路。这样的教学能激活其创新的心向,便于学生

7、串联、沟通、分类和同化知识,去粗存精地掌握知识结构。当然,传授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创新能力以知识为载体,知识以创新能力为归宿,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契机,激励创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得以优化。(责编金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