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

ID:32963552

大小:54.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_第1页
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_第2页
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阅读教学心理障碍及排除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阅读中的思维能力。阅读过程始终充满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一篇课文,有的同学读了不知所云,有的只知内容大意,有的却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恰当评价。能否在阅读中积极思维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排除阅读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的过程。一、满足感是阅读心理障碍之一初读阶段最容易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熟悉了作品内容,把握了中心意思,不少学生容易获得'‘全懂了”的内心体验而产生满足感。如果教师的讲授长时间停留在对作品文字表层意义的分析上,换言之,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思维平面上,就会强化

2、学生的'‘满足感”。这种心理,几乎可以造成课堂凝固的心理氛围。排除满足感这种心理障碍的途径是:用可望而不可及的思考性问题,使学生产生“并没有全懂”的内心体验,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倾向,将阅读向纵深推进。为此,有经验的教师重视设计出人意料的问题,以诱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初读《荷花淀》,学生容易产生“一览无余”的错觉。教师可问学生:“'你今天为什么回来的特别晚'前面有一句'水生女人抬头笑着问',删去'笑着'如何?”此类问题会如一石激水,引起一场热烈的讨论。再追问:"文中'笑着'不能删,那么'你总是很积极'总能删吧?”这样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

3、的思想性格。排除满足感这一心理障碍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需要教师设计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性问题,将阅读逐层向前推进。即使在阅读教学的收拢阶段,也要精心设计,绝不能简单地用句号作结。学尽了,便会乏味了,收拢在”似断还续''的情境中,才能使学生保持继续探求的欲望。二、冷漠是影响阅读教学开展的又一心理障碍程式化严重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阅读作品很难动情;尤其当阅读教学以应试、升学为宗旨时,教师往往把由作者的激情甚至心血凝成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题目,学生的冷漠感就更为严重。不排除冷漠这一心理障碍,不仅无法完成阅读教学固有的美学教育任务,而且更难完成阅读教学中分析理

4、解作品的基本任务。排除冷漠这一心理障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完成与作品的作者、与作品中心人物的'‘心理位置互换”。1•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以前的课本中《背影》四次写“我”流泪,学生不能理解,因此可让学生进入“儿子”的角色,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我”每次流泪时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在动情中加深对作品中心意思的理解。有的学生在读“父亲是个胖子”时还会发笑,这时应让其进入“父亲”的角色,想象并体会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2•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意境《荷塘月色》中作者写荷香,“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若有

5、若无的,幽淡雅致的,只有侧耳倾听才能捕捉到那天外飘来的仙乐,把香气的"缕缕”变得具体化了。这幽雅的歌声又使人联想到这香气并不是浓烈得刺人的鼻孔,于是这清香的“清”字就令人意会了。刺鼻的香太浓烈,而这清香像歌声一样,须得侧耳循声,真所谓“暗香浮动”。这样,学生就在谈论嗅到了怎样的气息中,在联想及再想象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实现了"心理位置互换”。教学实践证明,满足感与冷漠是当前中学生主要的阅读心理障碍。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在准确把握学生阅读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成功地排除这两大心理障碍,推动阅读教学过程的展开;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阅读效果

6、,圆满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