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ID:32962550

大小:56.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岀血的临床观察仝兰芝(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神经内科45700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143-02【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后7天加用血栓通针0.4+牛理盐水250ml静滴,日一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治疗组治疗前后较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吸收速度、水肿减轻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结论血栓通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关键词】血栓通针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三高”特点,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较相同部位的缺血性脑卒中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我科对2008-2010年100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硏究对象所选病例为2008年01月一2010年01月在我科住院的200例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⑴,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

3、中势65例,女35例,年龄35—80岁,平均61.01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1例,出血量6—35ml,其中6-15ml为17例,15-30ml为44例,30-35ml为10例;丘脑出血例,出血S5-10ml,脑叶出血10例,出血量10-25ml,脑干出血3例,出血量3・5ml,小脑出血5例,出血量5-llmlo对照组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5・82岁,平均62.63岁;其中基底节出血72例,出血量8-35ml(8-15ml为18例,15・30ml为42例,30-35ml为口例),丘脑出血10例,出血量5-10ml,脑叶出血□例,出血量10

4、-22ml,脑干出血4例,出血量4-7ml,小脑出血4例,出血量5-12mlo治疗前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1)均经头颅CT证实脑岀血。2)出血量小于或等于35ml。3)单一部位出血。4)血压小于或等于200/110mmHg,大于110/70mmHgo5)基底节、脑叶出血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出血量达到手术指征,生命体征平稳,而坚决拒绝手术的。6)发病7天后,并且复查头颅CT证实血肿变化不大,生命体征平稳。1.3排除标准1)原发性蛛网

5、膜下腔出血。2)多个部位出血。3)有凝血机制障碍或其他系统出血。4)肿瘤或脑血管畸形引起的继发性出血。5)生命体征不平稳,血压大于或等于220/120mmHg或小于105/65mmHgo6)血肿破入脑室导致脑室扩张或形成铸形的。1.4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给以脑出血的常规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清除自由基、稳定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于发病第7天给以血栓通针0.4+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1.5观察指标1)于入院时及第24天、21天、28天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

6、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⑴。2)临床疗效评定:于治疗后第14天、21天、28天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痊愈:恢复正常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4)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3)于入院吋及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脑血肿体积和血肿加水肿带体积。1.6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pl

7、usmn;s)表示,采用t检验,比数数据以比率表示,采用X2检验。2结果2.1表1两组血肿体积及血肿加水肿带体积比较(x-±scm3)。入院后第7天治疗前,血肿和血肿加水肿带体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表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比较(x-±s)入院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o2.3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经X2检验,PV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讨论脑内血

8、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内形成血肿,血肿的占位效应压迫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