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52358
大小:55.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研究摘要: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各国经济在政府宽松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开始渐渐复苏,市场信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流动性过剩现象又开始出现。本文基于对流动性的理解,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分析一、引言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一方面,以大宗原材料、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逐年飙升,全球性的通胀压力激增;另一方面,以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规模日益扩大,热钱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涌动,给各
2、国尤其是新兴国家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拟通过研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来深刻认识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实际状况,并为新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二、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流动性进行理解。从微观角度讲,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泛指某一种资产在市场上的变现能力,这属于市场流动性的范畴。当市场流动性高时,市场在不显著影响资产价格的情况下吸收短期波动的能力强,进行交易的成本低。市场流动性的高低受自身制度性因素的制约,还受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一般而
3、言,一国经济走势良好时,市场流动性也逐渐上升,市场交易活跃,资产价格会随着交易量和交易额的增加而上涨。从宏观角度看,流动性特指流通中的货币,即在某一时期经济体拥有的现实及潜在的购买力。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加以分析,狭义的流动性主要指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即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广义的流动性则将概念延伸到整个经济领域,包括M2,M3,甚至所有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三、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分析根据IMF货币结构调整的基本公式,货币供应量M二PSBR-GP+LP+NF,其中,PSBR代表公共部门的借款
4、需求即财政赤字的融通,GP为向非银行的公众借款,LP为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贷款,NF为国外净资产,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有两部分来源,一是国内银行体系总信贷(PSBR—GP+LP),二是国外净资产的改变(NF)两者都是导致基础货币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本文中,主要从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导致资金投放增加、国际收支失衡带来外汇占款激增和国际热钱的涌入来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首先,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这
5、些操作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进而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进一步进行传导,发挥调控作用。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来影响社会的货币总供给:对个人的收入进行调控,通过收入分配影响边际消费,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对企业而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全社会总供给,也会进而带动需求的增加。其次,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资金流入。改革开放和出口拉动型战略的实施以及独特的外汇管理制度使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双顺差的局面。持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巨额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在强制结售汇制度
6、下直接构成央行外汇占款增加。第三,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国际热钱主要通过贸易渠道、虚假外商直接投资、地下钱庄、个人结汇及海外捐赠流入我国,这些资金一部分停留在我国银行系统,作为银行存款,等待适当时机在外汇市场赚取人民币升值的利差;有一部分流入民间借贷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息;但更多的,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短期内进行套利,使资产价格发生急剧波动。四、结论与建议我国流动性泡沫的形成机制是多渠道的,国际流动性的输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承担过剩流动性带来的金融风险。在我国
7、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输入的外部流动性将直接被人民银行购买,进而转化成为国内的流动性。随着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日益成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心之一,央行可以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对过剩流动性进行对冲来吸收过剩流动性,但这依旧无法对外部流动性的输入进行控制。为应对这种输入性的流动性,本文认为可以逐步进行外汇体制改革,放松结汇制要求,加快建设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外汇形成机制,消除外部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少流动性主动流入;另外,要严格管理资本项目,控制热钱流入,有管理的推进QD
8、II制度,通过金融手段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流动性的对冲;同时,我国货币政策当局也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流动性状况的变动趋势,实施有效可行的流动性管理,积极建立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参考文献:[1]GanleyJ.Surplusliquidity:implicationsforcentralbanks[J].Leetures,2004.[2]夏斌,陈道富.中国流动性报告[J].第一财经日报,2007:07-09.[3]任兆璋,于孝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