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

ID:32943466

大小:59.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_第1页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_第2页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_第3页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_第4页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关联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FokI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型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VDRFokI基因的多态性在4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46例中度患者和40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的分布,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VDRFokI基因的基因型与对照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相关指标,包括A

2、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蛋白;检测HBsAg、anti-HBs.HBeAg、anti-HBe和anti-HBc及HBV-DNA滴度。1.2.2基因组DNA的提取留取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及重度患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空腹12h后,晨起静脉采血4mL(EDTA抗凝),采用硅胶柱纯化方式,用血液DNA提取试剂盒(D3741-01美国OMEGA),从700?L抗凝血液中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o利用UV计测定所提取的DNA浓度及纯度,并将其稀释至10ng/?L,分装保存于-20°C冰箱保存备用。1.2.3聚合酶链

3、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VDRFokI基因的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AGCTGGCCCTGGCACTGACTCTGCTCT-3;下游引物,5,-ATGGAAACACCTTGCTTCTTCTCCCTC-3o总反应体系均为25uL:1?L基因组DNA,2.5?L10XPCR缓冲液,上下游引物各0.5uL,dNTPs2?L,0.25?LTaqDNA聚合酶,去离子水18.25?LoVDRFokIPCR扩增条件:95°C预变性4min;98工变性10s,63退火30s,72°C延伸60s,共30个循环;72°C再延伸5mino取

4、扩增的PCR产物0.5?L,1?L限制性内切酶FokI,及2?L10XMBuffer,2?L0.1%BSA(由大连TaKaRa公司提供)及14.5?L灭菌水组成酶切总反应体系20?L,置于37°C水浴1h,进行FokI酶切,将酶切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以DL700Marker为参考,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1.3观察指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重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VDR基因多态性的差异;VDRFokI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病情程度的关联程度。1.4统计学处理分别统计CHB现症患者重度组、CHB现症患者中度组和对照组非活动性HBsAg

5、携带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05认为资料可靠,代表性好。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3讨论VDR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其包含有11个外显子,在基因组上总长为75Kb,VDR包含42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0KD[4]o目前报导的VDR基因多态性与4个单核昔酸多态性位点有关,分别为2号外显子的FokI位点、第8内含子的BsmI位点、ApaI位点及第9外显子的TapI位点。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VDR的基因多态性除了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外,其有着更广泛的生理

6、作用,女口:抗增殖、抗分化、调节细胞凋亡、介导免疫反应及多种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调节造血组织造血等作用[5-6]o研究证明,Treg细胞和Thl7细胞这两种细胞亚型参与了免疫介导性肝炎的发病机制。Treg细胞为体内致免疫耐受的主要细胞,其有效控制病原体的T细胞反应,而Thl7细胞主要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如IL-17可促进炎症反应,这两种细胞亚型在特定的某些细胞因子等因素的作用下,可相互转换,相互制约[7-9]oSneha等[10]研究发现1,25-(0H)2D3可以通过阻碍IL-17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IL-

7、17的分泌,进而减轻Thl7细胞介导的促炎症反应。另有研究表明,1,25-(OH)2D3及其类似物通过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nVDR,抑制了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使其处于未成熟状态,因此其不能激活初始T细胞,进而使免疫反应不能继续[11-12]o目前认为,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分泌TGF-b和/或IL-10来诱导初始T细胞向Treg细胞转化,增加Treg细胞的水平,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耐受性[13-14]o本实验结果显示,CHB重度组、中度组患者的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等位基因f分布频率的提高可能与CHB的炎症再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VDR

8、基因FokI多态性的C-T替换(F等位基因-f等位基因),造成潜在的起始位点,f等位基因编码的VDR增加了3个氨基酸,f等位基因的转录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