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

ID:32939377

大小:58.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_第1页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_第2页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_第3页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_第4页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与近期思路摘要:随着财政审计大格局和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发挥财政审计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作用,财政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提上历史日程。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财政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历程,从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发展规划等方面阐述了财政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从建立“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信息化组织模式;以国库数据数据采集和转换为重点,以预算编制执行为抓手;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为根本三个方面,提出近期财政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思路。关键词:财政审计;信息化;迫切性

2、;思路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自2000年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将失去审计的资格”①的论断以来,经过全体审计人员的艰苦努力,审计信息化获得了重大进展。现在,信息手段已不是审计的短板,而成为了审计手中的利剑。审计人员不但能打开电子账,还有能力在审计范围内对全国银行体系内任何一笔资金实施追踪,同时信息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开拓性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其中,财政审计信息化也取得很大成绩,但与金融、企业等审计领域的进展相比,财

3、政审计的信息化创新不足,手段落后,很多事项还停留手工审计的阶段。在海量财政数据面前,部分审计结论缺乏全面的数据支撑,缺乏说服力。另外,有影响的重大问题的查处也相对较少,财政审计的威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今,随着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深入推进,要想发挥财政审计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在财政审计信息化方面,下定决心,取得突破,迎头赶上。一、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完善要求加快财政审计信息化(一)财政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审计对象的信息化条件引导和限制了审计信息

4、化的发展。鉴于财政工作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财政具备实现信息化工作的客观条件。全国财政收入从1993年的4349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03740亿元,增长了2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2.3%提高到22%o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提高到52%,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了50倍,达到39900亿元②。到2011年底,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政府存款已达到22733.66亿元③。中国财政体系十分复杂,包括了60多个中央部门、36个省份的本级、280多个地市、2100多个县(区)、超过2

5、3万个执收单位④。如此巨大的财政收支规模和资产规模,再加上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复杂的国情,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财政工作将难以为继。(二)财政信息化的初步发展财政部门一直将信息化作为财政改革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000年以来,全国陆续进行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2002年更名为“金财工程”)的建设,开发应用了部门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应用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应用软件系统,有力支撑和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⑤尽管以“金财工程”为代表的财政信息化起步较早,但发展过程中

6、出现了分散建设、信息割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财政信息化的进程。2008年,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曾说:"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上,已经明显落后了。由于没有统一的平台,有时要一些数字,做一些分析研究,还是要靠单兵作战,靠以前的积累,凭着经验作出判断,不仅及时性差,而且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受到影响。”⑥在这种条件下,财政审计信息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三)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和加快认识到这些问题后,财政部2004年启动了以应用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财政管理一体化大系统的建设工作,以实现数据的高度集中

7、和有效集成。2007年7月,平台和基于平台的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开始在中央财政和水利部等中央部门试点运行。2008年4月,平台和基于平台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在中央财政投入正式运行,国库支付等其他新系统等新系统投入试运行,并于2007年在山西、四川、宁波等地进行试点。2007年,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正式启动,并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⑦财政部《关于建立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库(2009)70号)提出,"2012年全面建立起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覆盖各级财政的预

8、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按照进度,2012年应用支撑平台将在全国全面投入运行。有了应用支撑平台和标准编码体系作为支撑,就为'‘金财工程”实现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财政部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革后中央专项资金从中央财政拨到收款人或学校,整个过程仅需几个工作日便可完成。有了这样的基础,财政审计信息化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对预算编制、国库存款沉淀、转移支付结构等众多问题具备了采用全面数据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