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23675
大小:58.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语篇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语篇能力培养摘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社会环境进行书面交际的重要途径,实质上是作者对语言编码,从而创造一个更为合乎英语逻辑语篇的过程。如果学生不具有语篇意识,则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语篇,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将以语篇意识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语篇能力;培养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无论新课标之规定,还是历年高考对书面表达的考查,写作教学始终是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写作教学中关于语篇意识的培养仍处于空白地带,因此
2、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写作能力,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高中英语语篇连贯与衔接教学高中英语语篇连贯与衔接过程中,主要表现在语篇结构层面上,同时也是语篇的基本网络形式,语篇中的句子和话语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例向学生传授有效的衔接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将前后的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以下经典教学案例:Inrockmusicthereisadistinetandalmostoverwhe
3、lmingbeat.Nosinglebeatischaracteristicofthemusictoday.Buteachsonghasaneasilyrecognizablerhythm.Asyoulistentoasong,yourfootusuallystartstopickupthebeat.Beforelong,yourentirebodyseemstobemovingwithit.Yourheadpoundswiththebeat,andthereisnoroomforthought.Onlythesurgeofthemusicisimportant.Inits
4、ownway,rockmusicisasdominantastheRockofGibraltar.Itsmessageisanoverpoweringemotionalone.在该语篇中,不仅有语法衔接、连词,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识别和学习词汇之间的衔接纽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借助单个的语篇向学生讲解衔接问题,而是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留意这方面的素材,相信经过多次讲解,学生一定能够掌握衔接形式和技巧,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二、语篇段落发展与结尾教学段落是英语语篇之本,同时也是构成基本篇章的最小单位和基本框架。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段落的形
5、成,并非是诸多彼此不相干的语句简单地堆积而成,应当是一些有价值、意义,而且彼此相关的语句为实现某交际目的而组合在一起的,然后利用有效的衔接手段,使整个句子更加的合乎逻辑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段落写作图式方面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主题句写作时,应当确保主题可写性。对于支持句而言,其作为对主题句的有效论述,要求扩展句必须为主题句服务;对于结论句而言,其作为全段的浓缩和总结,应当体现强调和总述作用。在弄清楚语篇段落基本结构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段落写作,即如何扩展主题句,使之成为一个段落。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因果关系以及比
6、较与对比模式,同时还可以按照递降、递增以及总分或者分总和下定义的模式将段落展开。从本质上来讲,该种段落展开方法与该节所探讨的问题是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具体展开模式,都应当符合段落基本架构,必须由支持句、主题句以及结论句构成。在结尾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尾句就是整个段落的最后冲刺,是整个段落的最终浓缩,虽然不是全部的段落都一定要有结尾句,但好的结尾句可以使段落更加的严谨,否则将会出现言出意未尽现象,显得空泛、无力,整篇文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英语书面表达与教学活动,都是令英语老师、学生非常头疼的难题,教师不知怎样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不知怎样去写出色的英语文
7、章。因此,笔者基于新课标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方面的要求,提出了通过语篇意识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局限于字、词以及句的学习模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参考文献:[1]甘小林.浅议如何把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技巧运用[J]・大观周刊,2013(03).[2]金燕霞•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课外阅读:中下,2012(04)・(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编辑乔彦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