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孔子的认识论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的认识论研究[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而认识论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认识论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形成的。由于孔子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及实践经验、从事教育活动的需要等等因素,使得其认识论自成体系。他的认识论总的来说是“学而知之”,主要内容包括生知和学知、学与思的关系、学与习的关系、学与行的关系等。其认识论的特点:是一种经验方式的体现、表明检验知识的标准是传统教条和实用目的、主张“学而优则仕”这种入世的思想等等。虽然孔子的认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积极作用是远大于局
2、限性的,这种认识论的思想在“学”、“思”、“习”、“行”等方面深深的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模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关键词]孔子;认识论;形成原因;内容;特点;现实意义一、孔子认识论形成的背景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亦称知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等。引自百度百科.认识论含义.http://baike.baidu.com/view/51552.htm我认为
3、,孔子的认识论主要是说认识的发展、发生及其规律;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等等。在中国古代,我们起先并没有“认识论”这个词,我们一般称为“求知”论或者是“致知”论。孔子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开创者。虽然他没有写出系统化的理论著述,但是从他的一系列学术主张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孔子创建了包括了“认识论”在内的学说体系。夏乃儒.《中国古代认识论之发轫》[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7页.孔子的认识论主要是围绕“学而知之”这个中心阐述的,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包括“生知和学知”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学与习”的关系,“学与
4、行”的关系等等。孔子的认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认识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不断成熟的过程。他的认识论得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取决于很多因素:1、孔子生活的时代因素。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大变革的时代,在文化思想上是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因而是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这种“百家争鸣”,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而“百家争鸣”则进一步促进了各种哲学思想观点的激荡、争论、发展、成熟,特别是促进了孔子包括认识论在内的学术观点的形成。2、孔
5、子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及实践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孔子认识论的形成。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祖先是宋国的没落贵族。由于幼年生活十分清苦,地位也非常低微,于是不得不为谋生学会许多手艺,所以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引自《论语·子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也就隐含了孔子的认识论思想中对实践的关注。孔子没落的家庭经历以及之后在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孔子认识论的形成,实践才能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孔子认识论的形成和发展。3、孔子从事教育活动的需要。孔子兴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要真正办好私学,要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
6、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那就必须对“认识论”进行思考和总结,对生知和学知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学与习的关系,学与行的关系等等观点的探究,有助于孔子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推进。二、孔子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孔子的认识论思想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它是以“学而知之”为主的认识论,其中包括“生知和学知”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学与习”的关系,“学与行”的关系等等,下面我就将阐述最为集中表现孔子“认识论”的这四个方面:(一)生知和学知知识的来源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孔子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论述。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7、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引自《论语·子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段话是孔子认识论思想最集中最关键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他认识论的纲领。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生下来就通晓知识的人是最上等的,然后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然后再去学习的人是更次一等的,而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在老百姓中就是最下等的。”从这里不难看出孔子认为知识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生而知之”,简称“生知”,即与生俱来的知识。一种是“学而知之”,简称“”学知”,即后天学习得来的知识。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知识,并且认为这种知识才是最上
8、等的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如何产生和获得,孔子在理论上并未作出太多的阐述,他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即认为他不是生来就拥有知识的人,他的知识的来源就是因为他勤奋好学罢了。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引自《论语·述而》上海古籍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