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探索题目

图形探索题目

ID:32842232

大小:4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6

图形探索题目_第1页
图形探索题目_第2页
图形探索题目_第3页
图形探索题目_第4页
图形探索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形探索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未名教育年级学科教案学生姓名: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图形内的探索问题例题1:2010年中考题设的面积是,的面积为(),当,且时,则称与有一定的“全等度”如图7,已知梯形,

2、

3、°,∠°,连结.(1)若,求证:与有一定的“全等度”;(2)你认为:与有一定的“全等度”正确吗?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解答.(1)证明:1分2分过点作于点E.3分在Rt中,4分5分有一定的“全等度”.6分(2)解:有一定的“全等度”不正确.7分6/6反例:若,则不具有一定的“全等度”.8分都是钝角三角形,且两钝角不相等.不相似9分若,则不具有一定的“全等度”.10分例题

4、2.(2011龙岩)(12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放如图所示,现将含45°角的三角板ADE固定不动,把含30°角的三角板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α(α=∠BAD且0°<α<180°),使两块三角板至少有一组边平行。(1)如图①,α=______°时,BC∥DE;(2)请你分别在图②、图③的指定框内,各画一种符合要求的图形,标出α,并完成各项填空:图②中α=______°时,______∥______;图③中α=______°时,______∥______。解答、(1)15(2)图②中α=60°时,BC∥DA,图③中α=105°时,BC∥EA例题32011年莆田市2

5、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1.∠ADC=60°,等边△AEF两边分别交边DC、CB于点E、F。(1)(4分)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求证:菱形ABCD对角线AC、BD交点O即为等边△AEF的外心;(2)若点E、F始终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记等边△AEF的外心为点P.①(4分)猜想验证:如图2.猜想△AEF的外心P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②(6分)拓展运用:如图3,当△AEF面积最小时,过点P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DA于点M,交边DC的延长线于点N,试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6

6、/6解:(1)证明:如图I,分别连接OE、0F∵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D平分∠ADC.AO=DC=BC∴∠COD=∠COB=∠AOD=90°.∠ADO=∠ADC=×60°=30°又∵E、F分别为DC、CB中点∴OE=CD,OF=BC,AO=AD∴0E=OF=OA∴点O即为△AEF的外心。(2)①猜想:外心P一定落在直线DB上。证明:如图2,分别连接PE、PA,过点P分别作PI⊥CD于I,PJ⊥AD于J∴∠PIE=∠PJD=90°,∵∠ADC=60°∴∠IPJ=360°-∠PIE-∠PJD-∠JDI=120°∵点P是等边△AEF的外心,∴∠EPA=1

7、20°,PE=PA,∴∠IPJ=∠EPA,∴∠IPE=∠JPA∴△PIE≌△PJA,∴PI=PJ∴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即点P落在直线DB上。②为定值2.当AE⊥DC时.△AEF面积最小,此时点E、F分别为DC、CB中点.连接BD、AC交于点P,由(1)可得点P即为△AEF的外心解法一:如图3.设MN交BC于点G设DM=x,DN=y(x≠0.y≠O),则CN=∵BC∥DA∴△GBP∽△MDP.∴BG=DM=x.∴∵BC∥DA,∴△GBP∽△NDM∴,∴∴∴,即其它解法略。例题4;如图,在Rt△ABC中,AB=AC,P是边AB(含端点)上的动点,过P作BC的垂

8、线PR,R为垂足,∠PRB的平分线与AB相交于点S,在线段RS上存在一点T,若以线段PT为一边作正方形PTEF,其顶点E、F恰好分别在边BC、AC上.(1)△ABC与△SBR是否相似?说明理由;(2)请你探索线段TS与PA的长度之间的关系;6/6(3)设边AB=1,当P在边AB(含端点)上运动时,请你探索正方形PTEF的面积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解析】要想证明△ABC与△SBR相似,只要证明其中的两个角相等即可;要想得到TS=PA,只要证明△TPS≌△PFA即可;对于(3),需要建立正方形PTEF的面积y与AP的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的极值来解决.【答案】解:(1

9、)∵RS是直角∠PRB的平分线,∴∠PRS=∠BRS=45°.在△ABC与△SBR中,∠C=∠BRS=45°,∠B是公共角,∴△ABC∽△SBR..(2)线段TS的长度与PA相等.∵四边形PTEF是正方形,∴PF=PT,∠SPT+∠FPA=180°-∠TPF=90°,在Rt△PFA中,∠PFA+∠FPA=90°,∴∠PFA=∠TPS,∴Rt△PAF≌Rt△TSP,∴PA=TS.当点P运动到使得T与R重合时,这时△PFA与△TSP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底边相等,即有PA=TS.由以上可知,线段ST的长度与PA相等.(3)由题意,RS是等腰Rt△PRB的底边PB上的高

10、,∴PS=BS,∴B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