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ID:32838691

大小:58.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_第1页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_第2页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_第3页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小学教育己步入新课程时代,教学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课堂上多了许多生气,热热闹闹、风风火火的。但透过诸多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一下,我觉得尚有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没有得到改变,似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味道。FI前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儿点:一、忽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木特点,仍过于凸显“工具性”。只求学牛掌握知识,习得读书的方法、习作的技能,至于知识内容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情、意志、哲理、情趣等人文因素却轻易略过,致使语文课少了几多生趣和滋味。二、忽视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仍把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高过

2、分倚重于教师的讲解、指导和反复的训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体验、品悟、涵咏,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掐灭了多少曾有的思想火花。三、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习惯、主动性、探究欲望、创新意识这些关涉学生成长的精神性因素,急功近利,导致许多学生患上了学习的“软骨症”,无个性、无主见、无活力。具体点,下面几种现象和例子也能说明问题的存在。现在有多少学牛真正喜欢语文课、真正喜欢读书和写作?有几个学校增设了“文学欣赏课”、“名著阅读课”之类真正与学生的精神成长密切相关、能完全让生自主、为生所喜爱的课程?又曾见到多少语文

3、课堂上师生在津津有味、热烈地讨论着为人处世、生活生命的人本问题?不久前,参加了一次县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其间,听一位颇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上七年级的《斑羚飞渡》公开课。这位老师也想力求体现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可谓异彩纷呈,有煽情导入,有朗读品悟,有合作讨论,也有体验反思,同时,配备电脑影音,彩图展示,歌曲渲染。学生朗读、讨论、写作均挺投入,回答问题也较踊跃,学习主动性似乎挺强,课堂也似乎挺开放、民主。至下课铃响,所有的教学任务不折不扣圆满完成。看得出,她设计准备此节课,定花了不少心血。课后冷下来一想,却咂出诸多别样的滋味。一、

4、一开始,学生在思想上便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整整一节课,没有一分钟时间让学生作最原始、本真的阅读,让学生拥有自己最直接的阅读感受、最个性的体验思考。老师一上来,便声情并茂地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之精彩及如何如何的感人。斑羚的行动确实感人,对飞渡场面、尤其对镰刀头羊的描写也确实精彩,但老师又何必先入为主呢?这样做,倒像生怕学生自己读不出“精彩”、“感动”来会打乱了自己的设计似的。二、整整一节课,只见老师问学生,而没有一个同学主动提过问题,也没有谁胆敢说出一个“不”字,或说出不同于众的看法。记得课中,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都是有灵性的,我们绝

5、不能伤害任何生命。”旁边有学生小声嘀咕:“那我们吃什么呀?”我也觉得此话有点矫情,可我们的学牛是绝不可能当堂公然反驳老师的。大家所能做的,只是使劲地顺着老师思想所导引的去品悟、去理解,你不能觉得文章不精彩,也不能不受感动……在此,无意贬责这位老师,而在于揭示这一n前仍然极其普遍的教学现彖一一形而上学的语文新课改。学生不能在思想上获得独立与自由,也就不能拥有真止的学习发展的主体权利,也就谈不上诸如自主、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综上可见,语文教改中存在的根木问题是,缺少对语文教学的木质思考、终极追求,以致漠视“精神”因素的重要性,深刻一点说,

6、即缺乏人文关怀,漠视学生“人”的终身发展。在此,我想从教师身上探讨一下问题存在的原因。一、受自己一贯性传统教学潜意识控制,观念落伍,缺乏创新的意识。一些老师至今还以为自己只负责“教书”,而非“育人”。学牛能读能写即可,人文思想则无关大体。或以为上课就是完成若干任务,达到预求的若干目标即可。殊不知这样极易犯“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有意无意的总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钻。结果产生许多热热闹闹的伪“主体性教育”。二、自身素质低下,没有自信,缺乏创新的勇气。若述学生真正的主体权利,课堂势必呈民主开放态势,许多问题是意想不到的,需要老师临场调控,

7、和机而行。老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高的专业修养水平。因此,一些无进取z心的老师便情愿因循守旧,顺利过堂,以免自找麻烦了。三、受实用主义人生观支配,明知故犯。当代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周国平说:“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木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我想,导致教改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吧。我们的社会,缺少支持

8、精神创造的氛围!君不见,那灯红酒绿,香车宝马,无不引诱着世人,精神的匮乏和失落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痛病。教师首先是凡人、俗人,可想而知,我们的教学要想真正走上“以人为木”的道路,会有多么艰难。功利的诱惑,极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