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12904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6
《从营销学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首先需要声明一下,这个主题如果认真地展开其实是可以写成学术类论文的,但是本人显然没有抱着这个目的。因此,这篇文章基本上一是源自作者工作之余对多年前市场营销专业所学知识的技痒难忍,二也是源自多年来对华语乐坛的一些观察,实在忍不住吐槽,顺便想帮助喜好流行音乐的大家看懂一些音乐背后的东东。所以,部分地方不太专业,关于歌手的资料也只能做到尽量不背离事实而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另外,不要找作者要Reference,作者不打算发SCI,只是娱乐下而已。另外,在以下文字中,《中国好声音》并不是讨论的核心内容,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完全是并列的关系,
2、作者更多地还是希望爱好音乐的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在歌手背后,商业利益的推手大致上是怎样运作的,从而大概了解在每一个可能让自己不爽的现象发生的时候,大体上是谁在主使,好让批评和评判都稍微地趋向理性一些。好的,接下来,进入正题。由于前半部分的列举论述比较长,如果你急切地想看到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内容,请你迅速地往下翻,一直翻到有两行非常大字体的字出现为止。《中国好声音》开播两个月以来,保持着很不错的收视率,尽管也备受争议但在决赛就要揭晓答案的现在,可以断定中国好声音已经取得了成功,对于谁将拿到桂冠,谁怎么就莫名地晋级被莫名地淘汰,大家一
3、定都有话要说。不过作者认为此事实在说来话长,那么不妨先抛开《中国好声音》不谈,先谈谈怎样培养歌坛的新人。流行音乐界每个新人的出道,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种方式。第一,通过唱片公司内部选拔或小型选秀节目/歌唱比赛推出。这是最为经典也最为传统的选新人推新人的方式。所谓内部选拔,可以是唱片公司发出英雄召集令,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海选,将其中佼佼者选入自己公司然后进行包装,也可以是走访音乐学校或者酒吧之类人才可能聚集的地方,或在娱乐圈其他领域进行观察(以上途径在后来都慢慢变为利用网络),通过“星探”发现可塑之才,把目标对象招揽到自己旗下然后开始
4、培养。但内部选拔对唱片公司的要求较高,要么得自己组织选拔赛,要么得付出大量人力,实在不够经济,所以,通过小型选秀节目或者歌唱比赛来发现新人,无疑是一种快捷简便的办法。在比赛中,唱片公司以观众身份出现,能够较为详细全面地观察歌手,在观察成熟以后,再“领人”,把握就会增大很多。10/10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也就是1999-2006年这段时间,我们熟知的主流一线歌手,大多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出道。孙燕姿是被星探李伟菘(这个人也是改变华语歌坛的大师级推手之一)发现的,陶喆是被王治平(著名制作人,王若琳的老爸)发现的,谢霆锋也算得上是通
5、过内部选拔的方式出道,周杰伦、梁静茹、林俊杰、张惠妹、蔡健雅、吴克群、萧亚轩、容祖儿、张韶涵、S.H.E、F.I.R.等歌手,都是通过歌唱比赛的方式,得到赏识并被发掘的。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包装程度宣传力度的限制,歌唱比赛的影响力有限,新人歌手的知名度较低,但在这个前提下,听众对新人歌手就充满着强烈的新鲜感。对于新人歌手来说,即使没有正面的认可,没有负面消息和争议也绝对是十足珍贵的有利条件。一张白纸的形象,很多时候比小有名气更适合包装,尤其是歌手的歌曲质量了得的时候。日本天后宇多田光出道时,前两张专辑中甚至没有出现歌手的形
6、象,由于音乐水准甚高,听众对歌手的期待不断增长,使得当时的单曲销量大到惊人,尽管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名叫UtadaHikaru的歌手长什么样子,这都是拜新鲜感所赐。而在台湾流行音乐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即民国89年(2000),大量新人井喷式地出现,由于个个唱功了得,音乐风格多样,更是让听众大呼过瘾,尽管这些新人,绝大多数都在出道前默默无闻。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包装方式对唱片公司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当新人是偶像歌手)。这种新人的推出必须由高水准的音乐作为保证。由于必须控制前期宣传的力度,新人歌手的第一张专辑至关重要,是宣传的重中
7、之重,几乎是必须一炮打响,主打歌有高辨识度并且能被广为传唱,这样对唱片公司来说才算成功。这种包装方式,决定了唱片公司要付出很大的辛劳,并且辛劳程度和回报绝对成正比。这也就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1999-2006年的华语流行音乐盛世,因为这样的运作过程,到头来都是良性的循环。而此种包装方式的缺点,自然也就是投入巨大,有时难收全功。另外,随着歌手的知名度提高,认可程度上升,再加上同一批创作人不太可能保证连续多年的高效,专辑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后来作品无法超越第一张专辑的情况。所以,在唱片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唱片公司自然为了
8、生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前那种多年磨一剑只为打造一张惊世专辑的做法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浮躁的环境,决定了这种包装方式已经不再是主流,被唱片公司逐渐摒弃。不过在今天,这种推新人的方法仍不过时,因为有唱作歌手的存在。所以2006年以后以此种方式推出的新人,绝大多数都是唱作歌手,比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