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94788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5
《中学生偷窃行为咨询案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中学生偷窃行为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偷窃,就是用不合法的手段将属于他人的物品秘密的据为己有。它是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行为。该案例即针对偷窃行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2.个人成长史:出生于广东省某市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经商,母亲为全职家庭主妇,父母文化水平均为中学毕业。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父母对孩子均一视同仁。3、精神状态:感知觉正常、注意力集中、时间人物定
2、向力完好,思维意识清晰,远近期记忆力正常、情感反应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4、躯体状态:无重大疾病史,身体无不舒适感,无疼痛、无明显异常。5、社会功能:小学时学习成绩较好,升入中学后,学习成绩下降,现在学习中下水平,有部分科目不及格,喜爱英语,英语成绩较好。性格较外向,善于与人沟通。二、求助原因在偷窃教师钱财时,被抓,由德育处转送过来。三、来访者陈述该生陈述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偷亲戚的钱,目的是为好朋友买生日礼物。自此,在小学阶段,连续发生五六起类似偷窃事件。自升入初中以来,偷窃教师、学生钱
3、财五六次,总额共计数千元,所偷之物皆为钱财,偷取后,多用于请同学好朋友吃饭,为同学买生日礼物,自己买零食游玩等等。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行为,也痛恨自己,每次偷窃后就告诫自己下一次一定不能再这样了,但每次都没有效果。自述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受不了外界的诱惑。9该生的母亲为其主要教育和管教者,父亲因忙于生意对其无暇顾及,母亲对孩子要求严厉,严格控制零花钱的发放,每天所给的零花钱仅够吃一顿中午饭。该生所在学校内有一小卖部,下课后很多学生会去买零食吃,买水喝,该生看见同学吃零食,自己没有钱买感到
4、心里很自卑,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当把钱买了零食后,却又没有钱吃饭。慑于母亲的威力,该生不敢向母亲要多于的零花钱。该生母亲对孩子管教严厉,当孩子犯了错误时,非打即骂。该生偷窃行为被发现后,学校老师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家长也被邀请到了学校,面对家长和老师的面孔,该生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交加,觉得对不起父母,让父母丢脸,自己是一个不好的孩子。虽是由德育处转送而来,但该生表示有非常强烈的改正愿望,希望咨询者能帮助她彻底去除这一问题。四、观察得到的初步印象咨询员发现该生在叙述过程中逻辑清楚,表达流畅,能够积极
5、地配合咨询员的工作;该生性格偏外向,思想单纯,有一定的求助意愿。五、评估与诊断: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1.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该生的情绪是有客观的社会事件(偷窃)引起的;2.来访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3.来访者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由以上可以诊断来访者的心理是正常的。偷窃,就是用不合法的手段将属于他人的物品秘密的据为己有。它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虽是一种品行上的问题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的
6、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心理上的原因,而且这种行为会对当事人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偷窃也归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种,它是一种外向型的心理问题。由于该生偷窃记录时间久(超过四年),涉及钱财数额相对巨大,所以该生的问题行为是比较严重的。六、原因分析91.个人因素:该生虚荣心较强,看到别的同学拥有好的漂亮的东西,下课吃零食等自己也想这样,认为如果自己不这样的话,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别人就不会和自己做朋友,由此也反映出该生的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和是非判断的标准,不懂得朋友的真
7、正含义;自我控制能力差,虽然每次偷窃后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发誓改掉,但是每次面对诱惑,仍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以至于重蹈覆辙。2.家庭因素:母亲对其零用钱控制严格,促使其以偷窃来达到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3.学校因素: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其所交的朋友多为好吃贪玩,厌学的人,不知不觉中其受同伴的影响,养成了好吃贪玩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另外,现今的中学生中间流行送生日礼物,而且礼物的价钱也不是很便宜,这势必会造成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这也对本案例的来访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七、咨询目标在和来访者
8、商量下,确定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来访者的虚荣心,树立正确的朋友观,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彻底消除偷窃行为。近期目标是让来访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六个月内不再出现偷窃行为。八、咨询方案(一)主要咨询方法:根据案例特点,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认识行为治疗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这组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故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性的、整体性的和时间短等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