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

ID:32758236

大小:126.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5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_第1页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_第2页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_第3页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_第4页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O•课标解读1.使学生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2.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体会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而诱发的严重后果。3.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课导入建议随着大气温室效应被认为增强,地球的平均气温正在逐渐上升。继1998

2、年成为仪器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年之后,2001年、2002年、2003年有相继位居全球最高平均气温排行榜的第四、二、三位。曾儿何时,让欧洲人惬意的凉爽夏日正逐步被酷暑热浪所代替。据统计,仅2003年的欧洲热浪就导致至少3.5万人死亡和100亿美元以上的农业损失。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近百年來的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你还能说11!一些人为活动引发自然灾害的英他事例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23〜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24

3、〜2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坏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P2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二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步骤3: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40步骤6: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u步骤5:教师通过[例2]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工程活动

4、与自然灾害”。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理解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2.理解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认识环境污染问题增加了哪些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3.理解人类工程建设诱发自然灾害的原因,能说出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重点)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重点)3•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重难点)知识点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生态破坏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松竭、草原退化后果加剧了洪水、风沙、干旱、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2.土

5、壤侵蚀(1)概念: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皐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2)后果:区域后果侵蚀区耕地侵蚀;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侵蚀区下游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思考交流1.从世界范闱看,造成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知识点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危害(1)区域性的损害:20世纪屮期世界八大

6、公害事件。(2)全球性的损害: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1.全球气候变化(1)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2)气候变暖的影响①造成海平面上升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③影响农业和自然主态系统④影响人类健康2.臭氧层耗竭(1)臭氧层功能: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2)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氟利昂等。(3)危害: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威胁人类的健康。3.生物多样性减少(1)主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草地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

7、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思考交流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加上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002浓度不断增加。知识点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工程活动引发的灾害产生的原因大都市建设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采掘地下矿产资源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地下形成大片采空区山区工程建设崩塌、滑坡挖高填低大型水库建设地震水文地质环境发生改变探究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问题导思】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8、(1)自然原因:降水集屮,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不断加剧的垦殖活动等造成植被破坏。2.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提示】(1)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易诱发山崩、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