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

ID:33709920

大小:50.2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_第1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_第2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_第3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_第4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导学案1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自主预习】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可以增加环境的.2.修建水库可以稳定、减轻。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3.人类超强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造成,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o4.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和,就会使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O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O合作探究: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

2、损程度1.人类及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都是自然灾害中的受灾体,其中是最脆弱的,一切灾损中是最重要的。2.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的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合作探究:阅读案①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课堂检测】下而为一组剖而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rtHi至口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l至S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1〜2题。1.图示S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S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

3、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1.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圉湖造口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011年5月16H21时20分左右,兰州九洲开发区石峡口小区西面山坡突然滑坡,导致山坡上住宅小区4号楼两个单元坍塌,事故发生后公安、武警、安监、国土、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4、抢救。据此回答3〜4题。自然降水过程/八②地表径流量降水量2.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A.灵江水对土体的长期浸泡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时间C.坡体载重过大D.建筑抗震能力差3.这种现彖充分反映了()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D.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帯来-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4.下而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

5、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蒸发量减少5.为了减少城市洪水发生的频率,应采収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小易损性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河流渠化,加快泄洪7、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10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

6、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答案解析:第1题,从示意图來看,匕至仁时期出现城市化和坡地开垦现象,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因此植被截留雨水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均减弱,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升高,春旱可能加剧,春季流量应该减小。第2题,由图可看出该地区林地面积减小,城镇而积扩大,故选D。答案:1.A2.D解析:本题组以时事材料考查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根据材料对知

7、此次自然灾害为滑坡,其发生和人类在坡面建设大量人工工程,使坡面载重过大有关,再加上雨水的触发机制,促使其发生,这也是不同人类活动形成不同土地利用形式,进而导致不同易损程度的体现。答案:3.C4.D解析:城市化后地面硬化范围扩大,并且城市中的废热使市区多上升气流更易降水,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会增多且会在降水后迅速形成,但地下径流会减少,蒸发量也因地面硬化而减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以增加下渗。答案:5.D6.C7、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1)题,从表中分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为干旱和洪涝,其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季风气候的

8、不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