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

ID:32751847

大小:57.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_第1页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_第2页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_第3页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_第4页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马尔罗在《西方诱惑》中对东方哲学观点解读摘要:马尔罗是二十世纪初关注中国的法国作家之一,其作品《西方的诱惑》不仅仅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对于西方世界而言的“异国情调”,更从哲学、艺术等方面将东西方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文明做了详细的比较。然而对于东方文明的解读只能作为西方人认识自己的一个参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价值危机问题。关键词:马尔罗危机东方文明哲学思想参考《西方的诱惑》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书中通信的两位主人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一一A.D•来自法国,凌则是一名中国年轻人,但他们其实都是作者的化身。马尔

2、罗通过两位主人公对于对方文明的思考,诠释了东西方的差异。彼时的中国正经受着外国侵略者带来的苦难,因此凌在表述观点时带有仇恨,然而我们从中也能体会到马尔罗自身对于西方社会与文明的某种失望之情。“欧洲人厌倦了他们自己,厌倦了他们已然崩溃的个人主义,厌倦了他们的激情。”[1]东方文明给西方人带来的新奇感或许能暂时缓解这种厌倦之情,同时对于他者的思考也能在思维困境中给人提供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在凌给A.D.的一封信中,他说到:“如果不是看着你们,又怎能发现我自己?”(第22页)马尔罗通过凌和A.D.的往来信件

3、对生命、人与他人的关系、与宇宙的关系进行了一连串的提问,并通过对比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哲学阐释,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自己对东方文化的解读。一、生命的无限可能凌在信中提到欧洲人被一种无序的神性即精神所折磨。这精神使人联想到欧洲人引以为豪的明确和精准。对西方人而言,不准确的东西是无意义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语言中,也存在于艺术领域,例如西方戏剧理论之一的“三一律”。然而过分追求精确也会导致视线的狭窄。“你们总是全身心地向着一个目标,你们要去征服。在可怜的胜利中你们得到了什么?”(第13页)中国人则

4、是由整体去体会生命,即不局限于眼前所见。中国的道家学说讲究“无为”,生命中无限的可能性与此也有联系。既然这可能性无法把握,那么不如任由其发展,如此看来马尔罗一直以来强调的行动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能性是矛盾的。但作者在阐述佛教理论时提到,“认识自我与逃避遁世同样是荒谬的。”这说明马尔罗并不认为无限的可能性否定了行动的重要。相反,生命的种种可能延伸了行动的范围和深度。若只是为了某种单一的目标行动,那么这行动的结果也是单一的,甚至在某些时候是无意义的。二、自身与他者凌认为欧洲人对与自己相异的他者仅仅是一种直观

5、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西方人对于动物特质的描绘多从批判的角度出发,从而得出“猫虚伪狗忠诚”的结果。而中国人则给动物形象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使其具有了象征的作用,能够引起人的某种情绪。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他者有种同化的倾向。而东方思想对他者的概念更为“敏感”:与西方严谨的“秩序”不同,它不会对各个物种进行严格分类并一一贴上标明与人的相似之处的标签,而是通过自身的生存体验去感知其他事物。“当我说'猫'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出现的并不是猫的形象,而是某种猫走路时特有的轻灵、柔和的

6、运动。”(第33页)此时的猫不再是某种具体的物种,而是激起人心灵体验的元素。东方思想中建立他者概念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异化的过程,由于各类事物因其特性会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因此人们在认知这些其他事物时是从自身出发并区别于自身来进行定义或分类,且这种定义或分类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随着时间的运动和人的思想变化而变化。三、人与世界凌在表述中国人的世界观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感知”。感知是一种与西方人认识世界方式不同的途径,它没有精准的计算和严格的分类,“非如你们的学者靠几块骸骨化石就可以复原动物的模样那样简

7、单,其实更像是当我们在地图上读到一个地名时,便会在眼前升起一个陌生的满是巨藤的景象。”(第30页)中国人通过感知来认识了解世界,这使得个人与世界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人不再独立于世界,而是存在于世界之中。西方人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征服并拥有世界,“东方精神则相反,它并不赋予人本身以任何价值,而是设法在世界的运动中找到使自己摆脱人的束缚的思想。”(第42页)东方人的世界没有严谨的结构,它更像是一种节奏,人们生活在这种节奏中,通过生命体验努力与之相适应相一致。这一点与中国的道教的教理“道”略为相似。“道

8、"化生万物,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且从不因为是万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报答,毫无一点私自之欲,始终保持以清静为本,柔弱为用。并像水一样处下以利万物,且具有江海一样的胸怀,虚怀若谷。凌在信件中在表述顺应自然的方法中也提到了道家的理论:“道家学说建议掌握节奏(……)要学会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有时,还要面镜自省,这些修炼,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会使他们失去对外部世界的意识,而赋予他们的感觉一种极端的强度。到后来,起初与冥思自省紧密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