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51363
大小:68.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浅议园本教研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园本教研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摘要通过对园本教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努力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园本教研之路,让教师在思考中研讨,在研讨中行动,在行动中提升;让教师的思想和智慧激情碰撞,让教师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关键词园本教研;管理;教师专业成长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1-0037-03教师是课程与幼儿之间的桥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实效,更是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尤其自2006年我有了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我们更加
2、深刻地认识到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幼儿应该担当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准了通过园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在思考中研讨,在研讨中行动,在行动中提升,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的园本教研之路。一、教研组织网络分层化教研组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为保障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我园在园长的统一领导下,分层建立了以下教研组:有按年龄班分组的年级教研组,如向日葵年级教研组,星星年级教研组,宝贝年级教研组;有按教师的班次分组的上午班教研组、下午班教研组;还有以某课题研究为主要目的的课题研究小组,这样的分组,组合灵活自如,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时间安排便
3、利,有利于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建立教研组时,我们遵循两个原则:1.人人参与的原则。每位教师都有权力和义务参与相应的教研组活动。2•合理组合原则。幼儿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能力、年龄等因素合理组合各教研组。比如,我园的国家级规划课题《幼儿园传统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互补的研究》,课题的工作量大,创造性要求高,因此教研组成员绝大部分由年轻教师构成,她们虽然经验不足,但有活力,勇于探索,课题搞得有声有色,而老教师的角色则仅仅是教研组的顾问,在需要时才参与教研活动。二、教研活动安排制度化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幼儿园在民主商议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以下制度:
4、1学习制度。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有关理论、政策,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或小组外出培训学习活动,结合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讲座和研讨,等等,所有这些,在我园已形成一系列制度,并形成了常态化的活动。2会议制度。如每周安排一次年级组教研活动,研讨和解决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主题,讨论教育计划。每半月开展一次课题组会议,讨论课题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商讨各种应对措施。上、下午班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时开碰头会,促进年级组之间的交流。3观摩制度。我园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业务园长牵头,运用观摩、评析、反思等形式,针对某一领域或学科开展教研。另外各年级
5、段由年级教研组长组织在小范围内经常性开展教学观摩。4汇报制度。如每周上交两篇区域活动记录,一篇教学随笔等,进行交流、汇报。5检查制度。如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笔记、教学准备及各类教研活动笔记,业务园长则按检查制度的要求随机抽查。三、教研活动形式多元化(一)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1自我提升式教研。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自我学习,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专业杂志、参加各类自考、函授学习等,使教师们能够在各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自我反思,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另外,我园还要求教师每周撰写两篇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一篇教育随笔等,并进行交流、汇报。每学期还有计
6、划地安排各类比赛,如论文、案例、说课、区角创设、优质课、环境创设评比等。通过学习、反思、评比等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2分层培训式教研。将青年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时期: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针对两年以内的新教师,我们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来引导新教师入门,满足新教师的适应需要。对于两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带教,逐步使她们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满足她们的发展需要。针对骨干教师,我们鼓励帮助她们先走一步,先研一步,先写一步,先进一步,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跨园带教,引导骨干教师向学者型和研究型教师发展。3学科合作式教研。
7、我园立足园本实际、打破传统教研模式,结合本园师资优势,积极探索由骨干教师引领的'‘学科合作式”园本教研模式,旨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学科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组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幼儿园学科领域教学的质量。学期初,各个学科组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创设了宽松的学科组研讨氛围,每周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有关本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收集共性问题,让学科组教师各抒己见,在“唇枪舌剑”中进发思辨的火花,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加深对本学科领域教育观念的认识与了解,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各学科组组长全面、详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