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49130
大小:57.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摘要】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方法,选取甘肃省为参照区,选用GDP和耕地面积为主耍指标,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相对资源承载力呈稳步上升态势,超载人口波动下降。二是全州自然资源承载力贡献率较人,至2013年以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贡献率日趋接近。三是相对资源承载力上升速度较慢,政府开展城镇化工作效果不明显。四是2012年后政府开展的州庆建设项目以及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等举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城镇化建设成本较高。【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新型城镇化廿南藏族
2、自治州中央城镇化工作??议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要提升城镇化水平,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就要慎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相对资源承载力是在某一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木地的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在保持其与社会文化相符合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农业的支撑能力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在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屮有着深远的影响。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
3、程相对资源承载力测度一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禀赋大小对一定数目人口牛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通过对研究区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和自然状况与参考区的相关变量的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区的可承载能力。现表述如下:(一)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三)综合资源承载力二、廿南藏族自治州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以甘肃省为参考区,计算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据表2和图1分析发现相对资源承载力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面对较大的人口压力,相对资源承载力在这十年间连续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口变动的总趋势是波动下降的。其中,2004-20
4、05年超载人口大幅下降,下降数量达9.6396万人。该年份中,自然资源的贡献率达67%,这与200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土地政策变化,增加全州耕地面积有着极强的关联。2006〜2014年超载人口在19.9489万人至24.6569万人区间内小幅波动,经济建设成果日渐显现,经济发展步伐日趋稳健。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变动分为两个时期,即2004—2012年的波动增长期,和2013-2014年的波动缩减期。在2004年州委九届七次全委会重点发展高原农业的背景下,州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于2005年出现跳跃式增长达到53.09
5、63万人/万hm2;2006-2012年其上下波动范围较小,与2005年相比极差在1万人/万hm2左右;直至2013年,州政府推进36个州庆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第二产业,耕地面积缩减,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为45.8363万人/万hm2,2014年的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规模在新数值上趋于稳定。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07-2009年间实现大幅增长。在2004-2014年的时间中,相对经济资源承载人口大幅增长,增长数量达13.2467万人/亿元。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中国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州政府经济建
6、设的努力与成就是显著的,在这十一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的调整渗透在全州的经济发展规划中,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草原旅游服务专业化,重大项目建设规范化等等都成为助力廿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全州相对经济资源承载人口为33.3282万人/亿元,该年是全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开局年。州政府工作实现稳增长促发展,保持优势产业发挥基础性作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与特色工业体系构建,优势资源开发相互结合,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仅仅两年时间,2009年全州相对经济资
7、源承载人口达到43.4777万人/亿o三、甘南藏族口治州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城镇化道路应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增益道路。保持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不断促进各行业监管政策的出台与规范,尤英是对支柱产业严格把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布局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同时,化劣势为优势,利用欠发达地区低水平城镇化现状。从长计议进行全州的统筹建设。规避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弊端,合理布局。转变牺牲环境的高成本经济推动方式。2012-2013年项目建设以及第二产业的大力发展,占用了耕
8、地、林地、草地、河滩等大面积土地。同年其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大幅下降。而2014年经济建设成果凸显,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贡献率达55%,超越自然资源承载力。政府应推动风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改造高耗能部门,增加清洁能源的应用。理清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