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26009
大小:78.1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5
《[小学教育]《安塞腰鼓》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安塞的鼓点敲击学生的心田——《安塞腰鼓》三案设计教案教材简析:《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国标木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这篇文章气势恢弘、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与气势。背诵课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2.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3.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走进安塞腰鼓1.60周年国庆大典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一定有许多的猜想和疑问,说说看!设计点评:这个教学环节干净利索,从60周年国庆大典的腰鼓表演说起,学生印象深刻,从大典上的表演感受腰鼓的粗犷、雄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阅
3、读期待。二、自主学习,感知安塞腰鼓1.这篇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了?打开课文,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耍求自学课文。(具体内容见学案“自主预习”部分)2.学生自学预习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1)交流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师相机板书:鼓响Z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2)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加点字的读音:高粱、骤雨、枣树、战栗、陌生、蓦然;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恬静、威逼、渺远、奇伟磅礴、元气淋漓)(3)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
4、“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出现几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安塞腰鼓的?(4)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是把段意连起来说,注意衔接与连贯)(5)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壮阔、豪放、火烈、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设计点评:学案中“自主预习”部分的设计,要求清楚,层次分明,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扫除阅读的障碍;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围绕这样的要求自学课文,学生学有路子,学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并为学生营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尽情地
5、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的时候,教师把握要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互动探究,品味安塞腰鼓1・“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在文屮反复出现,这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请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学法指导:读课文5〜17自然段,画出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学会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小组交流,先读读口己卬象最深的句了,再说说口己的体会。1.学生研读课文。2.小组进行交流,老师走进小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设计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这节课进一步品读感悟营造一个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
6、即“好一个安塞腰鼓”,紧紧扣住这句话进行追问: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从而产生本节课教学的主话题。探究话题有了,还设计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学,而交流展示的时候就按照学习的方法展示,便于学生操作。交流展示,感悟安塞腰鼓(一)感受豪放火烈的场面1•“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这是一句总结句,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2.品读第六自然段。(1)“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你感受到了这群后生击鼓吋的力度,这样的力量才有这般豪放的场面)(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这哪里是百十个后生,分明就是百十块强而硬的
7、右头,就把后生们那种发狠、忘情、没命写得更具体了)(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①作者把鼓点比作像骤雨一样急促,……非常具体,让我们感觉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同学们见过骤雨吗?听到什么?雨点急促有力,读出这急促来,读书就要像这样,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着读。我们在打比方时往往是说“鼓点像骤雨一•样急促”,可作者为什么把“骤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