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ID:32723918

大小:64.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_第1页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_第2页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_第3页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_第4页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道徳教冇研究?浅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曾庆桂(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校长),当前学校徳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现状陈述1・”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有的教师对教育的认识理解片面,肤浅,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少数任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课讲好,不与学生交流沟通,不愿担任班主任;个别班主任老师认为上完几节课已经累得够碱了,没有时间给学生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学生犯了错,一是学生考试成绩在走下坡•其实,不从习惯上,思想上去解决有关学生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教育的效能不会好.”以分为本”的观念如今似乎很普遍,无论是家长还是一些

2、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显得有点急功近利.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立志当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木准则和技能.而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呈宝塔型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很普通的学生,成才以后也是很普通的人才,能够成为傢啲毕竟有限.一旦可能当不了”家蔦家长,孩子都会觉得理想破灭,没有了成就感•而在德育与智育面前,我们可能过分地重视分数,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各种表扬,于是”好学牛”自己也认为已经全面发展了•但他们中有的不爱劳动,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骄傲自满,不能心存感激,抱怨多,心理脆弱•相反,德性好的注生很少得到表扬,他们可能因考试成绩稍差而不被重视,但他们对集体的事可能更

3、认真,肯耽误自己的时间帮助他人•可这有什么用呢?品徳的好坏不可能在升学中得到实在的反映•孩子们在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和老师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要推波助澜.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关系每个家庭,也关系国家命运,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和心智的培养,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家长和老师都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教育?让人学好的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师?让孩子越来越好就是好教师•育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教育学生学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牛活,学会创造•做人的首要条件是身心健康,做人的规范是有高尚的道徳,做人的资本是有一技之长.我们可以给学生确定这样的做人目

4、标”做身心健康的中国人,做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做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国人”•我们传授的知识只是思维的材料,培养能力的载体,我们要不要分数?要分数,但不唯分数,比分数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他们做人,教给他们做人的准则和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徳规范.2•德育要求成人化.(1)不能正确认识学生屮存在的一些现象,如: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反复看作是”屡教不改”,把由于贪玩而造成的一些违纪现象当成是”品德不良”,把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称为”明知故犯”.把男女同学的亲密接触看成是早恋……由此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观点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住学牛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5、・(2)教育途径单调,内容枯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德育的途径主要还是停留在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校园活动等陈旧的模式上,相比之下就显得单调,千篇一律.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学生而对着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我们的德育则仍拘泥于教科书的内容,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需要,很少为他们在现实牛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由于德育途径的单调和内容的枯燥,对于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就很难会对他产生”有用有趣“的感觉.3.教育•一般化.(1)单纯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

6、德育往往满足于这种灌输和说教,事实上,徳育的任务不仅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徳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尤其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产牛抗拒心理•学牛需要的是情感体验,因为这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够丰富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恰恰是学校现吋德育中所缺乏的・(2)满足于传授书木知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它的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并使之掌握一套固定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正确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或

7、者说.德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形态,而是一种行为的特征和倾向•为此,德育就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满足,它应在学牛的”知T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牛能够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哆《盎1},?4.方法雷同化.应该说,无论是德育形式,还是德育方法,都比以前要丰富,但是形式,方法雷同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如主题班会,不失为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但如果不结合班级实际,不能使学牛积极参与,不经过精心准备,这种形式再好,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