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和赵氏孤儿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

ID:32717736

大小:7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_第1页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_第2页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_第3页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_第4页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狄亚和赵氏孤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翻译研究方法论学期作业学生姓名:高翰林学号:20136700732院(系):研究生院专业:英语笔译班级:1311报告题目:《美狄亚》和《赵氏孤儿》复仇心理比较研究——行为心理学理论视角课程时间:2013.9~2013.12指导教师:郑意长比较研究《美狄亚》和《赵氏孤儿》的复仇心理——行为心理学理论视角摘要:尽管在现代社会,复仇被视为一种非理性的宣泄,必须予以禁止。但复仇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影视作品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外至今还流传着不少以复仇为主题的经典文本和文学名著。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目的是揣度心灵深处的欲求,洞察人的行为,最终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2、本文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美狄亚》和《赵氏孤儿》中的行为来研究其复仇心理。关键词:行为心理学,美狄亚,赵氏孤儿,复仇心理1、复仇的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孙科炎,2012:10)尽管在现代社会,复仇被视为一种非理性的宣泄,必须予以禁止。但复仇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影视作品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外至今还流传着不少以复仇为主题的经典文本和文学名著(OliverWendell,2006)。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每个人多少都曾经因为受到别人的冒犯而发怒甚至反击;另一方面,每个人也多少曾经由于冒犯了别人而遭受对方的“回敬”。由此看来

3、,复仇的存在有着其深刻的人性基础和社会根源。对此,一些法学者或者从法律进化的角度,或者运用社会生物学的知识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移情式的理解。(苏力,2002:53)但法学者无论是带禁止式的排斥心态还是持移情式的理解态度,其一般都是从客观行为这一角度来审视复仇的。例如,有学者就把复仇定义为“受侵犯的生物个体出于生物本能对于侵犯者的抗争和反击”。(李国庆,2002:63)一个明显的经验常识是,伴随着个人出于生物本能而对侵犯者作出抗争和反击,其内心也必定经历着一个在利益遭受侵犯后的心理平衡过程—由愤怒趋向和缓,这是一个复仇欲望逐渐消失域者说排遣)的过程。与外在的抗争和反击相比,这种内在的心理平衡过程

4、也许要更为隐蔽和多样。一般而言,外在的抗争和反击肯定伴随着这样一种心理平衡过程,但这一心理过程却未必就仅仅借助抗争和反击来表达。因此,这就提醒人们,除了外在的暴力抗争和反击行为之外,复仇至少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可供审视的维度,即失衡心理的平衡过程,其涉及复仇欲望的产生和表达机制。由于心理是行为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相对于复仇行为而言,复仇的心理过程或许更具有根本性,而探究这种心理过程也许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看清复仇的全景。复仇欲望的产生与排遣: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每个人多少都曾经因为受到别人的冒犯而发怒甚至反击;另一方面,每个人也多少曾经由于冒犯了别人而遭受对方的“回敬”。由此看来,复仇的存在有着

5、其深刻的人性基础和社会根源。复仇的心理机制所要描述的是主体在利益遭受侵犯后的心理平衡过程,其关注的是复仇欲望的产生和排遣。如果说行为主义的进路更关注的是惹眼的事件,那么,这种心理机制的视角则更在意人们日常生活相互交往中的琐事。对于这样的“心路历程”,一般难以直接观察,只有通过分析主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才可能概括出其内在的一般化的心理过程。(Vidmar,2000:35)2、《美狄亚》和《赵氏孤儿》中主人公的复仇心理在《美狄亚》这部作品中,给人最强烈的冲击就是复仇的欲望和女人天性中的母爱本能所构成的强烈的内心冲突。美狄亚不仅是绝望的妻子、疯狂的复仇者,更是一个爱子情深的母亲,她把儿子当作最心爱的人

6、,在她眼里,儿子是最完美的,“这样可爱的手,可爱的嘴,高贵的容貌”。(罗念生,杨宽益,1979)选择杀子就注定其悲剧的一生,而行动上的痛苦与煎熬,犹豫,悲愤,哀怨,精神崩溃也恰恰反映了整部戏剧中可美狄亚心理变化的过程。这与行为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相比较而言,在中国以复仇为主题的戏剧中,其复仇时的心理是义无返顾的。以被王国维称赞为“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2004:2)的《赵氏孤儿》为例。长大成人的赵氏孤儿得知事实的真相后,在面对家仇时,他的复仇行为是果断而决绝的:“想着衔冤父母,拿住那奸俊贼徒,着那厮骑着木驴,剐那厮身躯。烂剁了他娇儿幼女,不落下一口儿亲属。”(臧晋叔,1980

7、)毅然向自己的养父屠岸贾举起屠刀,最终的结果是“把奸贼全家尽灭亡”。(臧晋叔,1980)这其中作者没有向我们展示赵氏孤儿丝毫的内心斗争,却通过报仇时的决绝的行动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与行为心理学理论打动了同样的效果。让我们回到文本,在作品中跟随美狄亚和赵氏孤儿的复仇行动走进他们痛苦而挣扎的内心,以期更为贴近的分析其复仇心理。当伊阿宋兴致勃勃地展望两个儿子已不可能存在的未来时,美狄亚“流出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