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ID:32716611

大小:42.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_第1页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_第2页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_第3页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孟子之“性善论”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而今,围绕着人性之善恶,哲学家有过许多辩论。关于人性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有“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而已。不过在这里孔子只是略微提到了人性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论述。后来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人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性不善不恶论,由吿子提出。先秦的关于人本性的讨论大概是以上三种学说。孟子

2、的“性善论”作为重要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孔子创立了仁学,劝人学仁行义,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为何要如此做。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学仁行义,是因为人们具有向善的本性,向善是人的本能。孟子认为人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性,另一个是命。体现在下面这段话: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于不谓命也。(《孟

3、子·尽心下》)“性”是指人的普通生理欲望,口之于好吃的食物,眼睛之于好看的色彩,耳朵之于好听的声音,鼻子之于好闻的味道,四肢之于安逸。而“命”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的人伦关系。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孟子离娄下》)这里的“几希”就是“命”,“性”是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而“命”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命”的具体是仁、义、礼、智,这四者是人的善端,是人性本善的根源。孟子对于仁义礼智的说法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4、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吿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吿子上》)四心相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赋予的,是我本身就拥有的,只是平时人们都没有用心思想、领悟罢了。为了证明“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孟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

5、的性善论最重要的论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来了。人不会对落井的孩童无动于衷,他的施救无关乎他是否与孩子的父母结识、无关乎他的声誉,仅仅是因为他有恻隐之心,而这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稍微整理一下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孟子通过举例孺子入井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扩展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的善端,是人性固有的存在,由这四心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于是得出,人本性为善。这种论证似乎挺有道理,但是却有两点致命缺点。其一,人性的组成为何由“

6、性”和“命”构成。人的本性应该是“生之谓性”,随生命而带来的自然本性才应该是人“性”,而“命”中的四端“仁义礼智”则是受社会和后期教育影响的,是人为而非天成。对于孟子的“性”,荀子做出了很好的反驳: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是天生的,是无需通过学习获得,而礼仪是圣人创造总

7、结出来的社会伦理规范,人要通过学习才能懂得,所以人性不存在“命”这一说法。但是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这句话并没有错,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人的思想,包括善的思想和恶的思想。这个区别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婴儿和动物的世界中,没有善恶美丑,只有生存的本能。婴儿饿了啼哭,困了睡觉,一切随性而为。动物则是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想尽办法存活。两者都不具备思想。只是后来婴儿接受了教育,明白了礼义廉耻,知道了善恶美丑,这个区别才产生。因此,“生之谓性”才是人的“性”。其二,人除了“

8、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之外,还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等不好的一面,正如荀子所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毫无疑问,荀子以上所列举的人的劣根性是存在的。孟子举例人因不忍心而救孺子,但是实际上人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