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13957
大小:5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4
《教学六认真基本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六认真基本要求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状况,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使备课规范化、科学化。要把促进全面学生主动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备课要做到“五备”:(1)备教材。理解教材,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具体知识及内在联系;弄清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或每篇课文),明确教材及相关课时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钻研教材要明确重点,选准难点,搞清疑点,掌握关键。(2)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摸准学生掌握双基的状况
2、和缺漏所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因材施教、提优补差的目标和措施。(3)备教法。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积极进行改革的探索,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4)备练习。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练习要有利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5)备教案。在精心“四备”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具准备、作业布置等。每课教案要求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准确的重点及难点分析,有清晰的教学步
3、骤,有适当的教法,有适量的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年青教师还要求有教后感。2认真上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40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1)教学目标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大纲(课标)精神,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还要体现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2)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内容的讲解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概念、定义的表述,对定理、定律的论证,对例题的讲解等,都要准确无误。(3)德育教育要渗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把德育有机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教学方式
4、要变革。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组织师生双边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教学手段要合理。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等方面的优势,但又要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尺度,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6)教学常规要遵守。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教室;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生动;板书要正确、工整、精练、清楚;教态要亲切、自然;要维护好课堂纪律,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作业是帮
5、助学生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反馈和检查教学效果,以及时弥补学生知识缺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认真抓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工作。(1)作业内容要精选。作业的布置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要重视系统训练,铺设梯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总自习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做到习题精选,题量适当,难易适度,不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2)作业形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如口头或书面式作业、思考或实验性作业、制作或测量性作业、调查或总结式作业等。(3)作业规范要严格。要求做到独
6、立完成、杜绝抄袭;按时完成、及时上交;书写工整、字迹端正;格式规范、卷面整洁。(4)作业批改要及时。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和批改,不错批漏批,不拖延批改时间;作业评语要实事求是,作业记分要客观公正;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经常采用面批方式。(5)作业纠错要及时。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做好批改记录;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进行集体评讲和订正。4认真辅导加强个别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需要,是实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1)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这是指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辅导形式。集中辅导如:在正常的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集体的“专题性”小结和辅导;在每一单
7、元结束后,根据作业等反馈渠道汇总的信息,有计划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集体答疑、指导。分散辅导如:深入班级进行个别辅导、答疑;课余时间接受学生的提问,或主动为后进生实施补差辅导等。(2)提优与补差辅导相结合。这是指针对不同辅导对象确定不同的辅导重点:对后进生以补差”为主,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认真辅导,反复训练,使其夯实基础,逐步提高;对优秀生以“提优”为主,进一步发展其思维,拓宽其知识面,加强学科知识学习与生活、社会、科学的联系,充分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3)知识与方法(习惯)的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