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

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

ID:32693909

大小:27.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_第1页
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_第2页
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方法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公路路网路线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理性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城市道路级配合理性的研究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级配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了城市道路等级级配的确定方法,最后给出了城市道路级配合理性的研究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城市道路等级级配;合理性;影响因素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应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以合理的级配比例和衔接方式构成,各类道路应各司其责,有机结合,实现道路功能等级结构的协调统一。1城市道路级配影响因素分析从国内主要城市道

2、路网络级配的对比分析来看,特定的路网级配是自然历史条件、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交通模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因素,按其作用于道路网络级配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如道路网络形态)和间接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模式);按其作用于城市道路网络的位置可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如城市区位条件)和内部影响因素(如城市用地分布)。各种因素在影响道路级配的同时,也受到道路级配改变所带来的反作用。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复杂巨大的系统,各子系统共生共容,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1)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外部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历史条件等。城市交通区位决定了

3、城市对外交通的模式、街接条件以及所应面对的过境交通压力。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影响城市对外交通的客、货运结构和货品组成,另一方面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社会历史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重要人文古迹分布也对城市道路网级配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外部直接影响因素。外部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对外交通模式、街接方式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对外交通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内部交通只有与对外交通编制成为一张有机结合的交通网络,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基本功能。因此,城市对外交通街接枢纽和交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对外出口快速路、主干路的选位和数量。2城市道路等级级配的确定2.1基于各影

4、响因素的网络级配定性调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以下简称规范)推荐的道路等级级配,是在理想的交通条件下,考虑机动车交通得出的结果。在实际的城市道路网络规划过程中,其等级级配还受到如上所述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外交通、城市布局、交通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根据买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1)考虑网络整体性的调整。一个等级级配良好、运营高效的城市道路网,首先必须满足几何网络通畅、功能街接良好的要求,才能使得车流在各级道路上顺利地“汇集”和“疏散”,完成各种出行目的。这就要求不同等级道路之间具有合理的街接,发挥道路的最佳效益,调整路网级配,使得各级道路问形成合理的街接密度和街

5、接层次。(2)考虑道路服务功能的调整。国外实践经验表明,理清道路功能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道路网的运转效率。不同类别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并且各类交通在这些道路上的优先级亦不同,可根据城市交通模式及道路服务优先级进行调整。2.2基于机动车流量合理分担率确定的网络级配方法除定性的确定道路等级级配的分析外,我们也可以定量的计算城市道路等级级配的比例。这里介绍一种基于机动车流量合理分担率确定的网络级配方法。(1)各等级道路单位长度单车道容量。城市道路单位长度单车道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对应于一定的饱和度,某一级城市道路单车道单位长度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公里数。公式为:式中为道路单位长度单车道容量,单位是p

6、cu/h;为类别道路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单位是pcu/h;为类别道路的交叉口折减系数;为类别道路的平均饱和度;为类别道路的车道综合折减系;为道路类别,分别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2)网络级配计算。根据路网容量供需平衡原则,各级道路的容量应和各级道路的承载量成正比。则道路网络等级结构比例(各级道路长度比例)应为:式中,,,,,分别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长度,单位是km;v.,,,分别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单位长度的单车道容量,单位是pcu/h;,,,分别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担的承载量,单位是pcu?km/h;n为各级道路平均车道数;为各级道路机动化系数

7、(即道路上承载的机动化出行的比例,根据实地调查,进行修正所得),取=0.95,=0.85,=0.75,=0.65。3城市道路级配合理性研究方法由于对道路等级配置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级配合理性的评价也相对比较少。目前有两种评价方法,集散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前者忽略了由于越级道路相交导致的中短距离出行直接利用或由次干路、支路汇集后利用主干路、快速路的情况;后者将现状级配下和实际需求对应下的各级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