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

ID:32677315

大小:59.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_第1页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_第2页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_第3页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_第4页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见解和辨治经验1,3,4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病理表现重,预后差,西医治疗无确切方案,疗效欠佳,导师赵坤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B0窗口期的概念,主张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者,此理念有着积极而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关键词:BO;窗口期;辨证论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obliterans,B0)是一种细支气管炎性损伤所致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1]。该病可发生于许多临床环境,暴露于毒

2、物、自身免疫、肺或骨髓移植、空气污染等,目前诊断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无特效药物及疗法,发牛在儿童的B0又因其自身体质、病因等的不同,在发病及治疗上均有异于成人的特点,导师赵坤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大胆提出窗口期提前治疗的的理念,在B0形成之前早期干预,避免不可逆性损害的发生,减少残疾率,挽救了大批患者。现将其对于B0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汇总如下,以供同仁参考学习。1B0的病因儿童B0的病因与成人有显著不同,成人的主要病因为毒物吸入、心肺骨髓移植•儿童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长期暴露于高污染的环境、机械通气等所造成的气道损伤等,最多见

3、的还是感染后。1.1病毒感染:目前硏究多认为腺病毒肺炎是感染后B0的重要病因之一,有人统计占其总数的56%[2],感染腺病毒的型别(特别是3,7,21血清型)及腺病毒肺炎急性期的严重程度与B0发生有关;其他病毒如肠病毒近年引起b。的报道也较多,重症手足口病合并大叶肺炎,间质肺炎等后期常常幽现反复喘息最终形成BO。麻疹近年的流行也发生不少bo,与以往发病不同的情况让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B0的发生是复杂因素的中和作用,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环境的污染对本病的发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气道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看,新型病原体如冠状病毒或复合病原体也不能排除在外•有关

4、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2和3型、流感病毒A和B型及麻疹病•毒)、支原体、百日咳杆菌B族链球菌等也与感染后B0有关。赵坤教授认为由于致病原因的复杂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病毒所致的感染更易在人群中传播;另一方面,B0病理的严重损害,使治疗上变得非常复杂。1.2空气污染:赵坤教授认为,当今环境下,空气污染在B0的高发病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空气污染使空气中颗粒物增多,一些小颗粒物通过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鼻毛后进入气道,沉积在气道壁。气道壁上的纤毛被称为人体“清道夫”,细颗粒物大量吸附在纤毛上,加重纤毛的负担,当超过其清除能力时,则成为人体的致病物质,引

5、发肺部炎症。另一方面,肺泡巨噬细胞可以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然而,当颗粒物数量超过了肺泡的吞噬能力,就会进入肺泡间质或血液循环,引发肺炎。儿童肺泡数量少,面积小,纤毛清除能力及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均较成人低下,因此,更易成为空气污染的受害者,肺部炎症迁延不愈及其所致的肺泡持续性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大量聚集,反复破坏、修复、重构和胶原过度沉积,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等不可逆性损害的发生。1.3其他:如机械通气,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是感染后B0的高危因素,在实验组的109名患儿中,34%的患儿曾有机械通气病史,机械通气的机制在理论上讲可能会导致肺部损伤,比如容积性损伤,氧中

6、毒效应,气压性损伤,然而其机制与感然后B0的关系还需要进-步的研究才能证实;此外,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导致B0发生的报道。2.B0的诊断目前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确诊依赖肺组织活检,然而,B0的病变常呈补丁样分布,肺活检不一定能取到病变部位,而且在儿科临床应用尤其受限制,从而使其诊断意义降低。目前感染后B0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即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来诊断。B0患儿常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的气促、喘息或咳嗽,活动后加重,可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湿性啰咅和喘鸣咅,重者可伴有三

7、凹征;HRCT表现为马赛克征、呼气相气道潴留征、支气管壁增厚、病变肺段的实变或不张,其中马赛克征是小气道损伤最重要的征象,而呼气时气体滞留征被认为是诊断B0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征象;肺功能表现为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或反应不明显。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中期的用力呼气流速被认为是诊断B0的敏感指标,近年来文献报道,用力肺活量25%〜75%水平的平均呼气流量(FEF25%〜75%)作为评价小气道疾病的指标,在检测早期气道阻塞方面比FEV1更敏感,在B0患者显示明显降低,可小于30%预计值。导师赵坤教授认为,临床医师

8、在BO的诊断上应有超前意识,在病理上尚未形成BO之前要提前干预,在感染后咳嗽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