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4579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制约新课改发展几个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制约新课改发展几个因素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几年了,现在新一轮的课改又已于2011年拉开了帷幕。那么,课改的成果如何呢?缘何越来越多的学生越发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弱了呢?作为一名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师,我就自己教学中的感受谈谈制约新课改发展的主要因素。新课程改革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强调教师如何教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由最初的'‘展示课”发展到今天,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国也涌现了一些高效率的典型课改模式,如"尝试教学”的"先练后讲,先
2、试后导”教学,"洋思模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还有"杜郎口模式”的“三三六”教学等。这些是新课改的成功之处。现在,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而且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狠下工夫,力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各地学校、教育部门也都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优质课。可以说,当前广大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已经牢固树立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弱了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新课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方式却限制了教育实践的开展。新课改强调教学应以学生
3、为主体,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注重教学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增长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更得到提高。所以,新教材都设置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几乎每节课都有,每章节都有,教材从编排上也突出了实践性。2012年新一轮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教材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即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实践,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可否认,教学实践活动的确适应学生成长的特点,能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纵观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规定以及社会舆论导向,都处处制约
4、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种法规及制度都以“维护校园安全”为由,禁止学生走出校门,不准学校组织一切校外活动。最近几年来,每逢春暖化开的季节,我都会看到学生那渴望春游、渴望扑向大自然、渴望自由呼吸的眼神,但学校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严禁组织学生外出。这样的学习环境换来的是学生更加厌倦学习,厌倦上学,所以,再好的课堂设计都难以提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不仅如此,现在即便是在校内组织体育活动,学校也要先了解学生体质状况,否则,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仍要承担责任。就在最近召开的全县开学工作安排会上,教体局领导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即今后学生进校要进行
5、身体素质检测,毕业时也要进行身体素质检测,如果该生在该校就读期间身体健康发生问题,那么该校需承担责任,校长承担全部责任。制定此规定的原因是由于某大学在组织体育竞赛时有学生在竞赛中猝死。听到这件事,我首先为该大学生的死亡感到痛惜,同时,我也为我国教育的未来感到忧虑。中国青年的身体素质缘何如此差,这种不幸发生之后教育管理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为何如此的简单!哀哉,学校的责任太重大了,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教学生成才,而且还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何完成这三重重任呢?最省事、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禁止学生参加一切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活动
6、,把学生禁锢在校园,禁锢在课堂。这是避免安全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的最省事也最好的办法,即可谓无为无过。所以,我认为我国现在的现实教育管理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相违背,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教育管理环境若不改变,新课改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那我们的教育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创新精神的书呆子,而不是人才。第二,教师和学生的惰性是制约新课改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新课改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程改革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教师和学生这一主体的能动性如何。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能力或排斥课改,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强,新课改就难以实现。教学作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7、要想取得发展,既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两者缺一不可。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部分缺乏工作热情,得过且过,不善于钻研新课标;中老年教师受过去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快转变观念,或因为能力不足而排斥新课改。这样的教师队伍现状,严重制约新课改的推进。所以,尽管各地的教育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课堂改革,但往往是上级抓时我就认真钻研按新课标的要求上一堂课,你不抓我就该怎么上还怎么上。正因为如此,很多的教育专家在评价教师的赛教课时,往往都感觉教师的课是“两张皮”,即教师备课的重心仍是
8、“备教材”而不是“备学生”,即依然“目中无人”,上课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另外,在观摩课时教师能和颜悦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仍是"横眉冷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从内心接受新课改,没有主动钻研新课程,所以才导致出现“理念”与“行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