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

ID:32642596

大小:58.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_第1页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_第2页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_第3页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_第4页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窦性心率震荡研究现状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33000摘要:现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大,木文对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方法,发牛机制,临床进展等进行总结。关键词: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窦性心率震荡指一个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心率短暂的初期加速和后期减速的现象,可以反映自主神经对内源性刺激的反射功能,同时也反映了窦房结的双向变时功能。窦性心率震荡近年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预测心源性猝死的独立指标,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发牛心脏事件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1HRT概念窦性心率震荡是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周期的牛理变化,表现为心率现加速后减速的现象。Schmidt等于1999年于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首次提出了窦性心率震荡的概念,并将窦性心率震荡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2HRT的检测方法窦性心率震荡的现象可进行定量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震荡起始和震荡斜率[1],两者有密切的关系但乂有不同的意义。2.1震荡起始(turbulenceonsetTO)TO主要反映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率加速的现象,其计算公式如下T0=(RR1+RR2)-(RR1-RR2)/(RR1+RR

3、2)X100%。即用室性期前收缩后的两个RR间期均值与室性期前收缩前的两个RR间期的均值差除以后者。TO的中性值被定义为0,TO>0为异常,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初始阶段的窦性心律减速,TO<0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初始阶段的窦性心律加速。如心电图中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则计算多个TO及平均值。2.2震荡斜率(turbulenceslope,TS)TS主要反映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率减速的现象,是一个定量分析参数。先测定室早后20个窦性心律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的序号为横坐标,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绘制RR间期分布图;再依次用任意连续的5个窦性

4、心率的RR间期值计算并作出冋归线,其正向最大斜率即为TS的结果。TS值以每个RR间期的毫秒值变化值表示。TS的中性值为2.5ms/RR间期,TS>2.5ms/RR间期时,表明窦性心律存在减速现象。TS<2.5ms/RR间期时为异常。2.3其他参数动态心率震荡(TD),震荡频率下降(TFD),震荡斜率起始吋间(TT),震荡斜率的相关系数(CCTS),从不同领域及时域等方面反映了HRT与室性期前收缩前后的关系,但其测量方法较为复杂,其结果的预测价值并未优于TS、TO⑴3HRT的发生机制HRT现象的发生机制不完全明确,主要有室性期前收缩的直接作

5、用与压力反射学说。3.1室性期前收缩的直接作用室性期前收缩引起两种一过性影响,使动脉血压的变化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机械牵张作用。室性期前收缩后对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的下降。室性期前收缩,使心室提前收缩,心室充盈不足,射血量减少,动脉血压短暂的下降,随后有一个较长的代偿间歇,心室的充盈期长,舒张压增高,根据Starling定律,射血量会增加,动脉血压上升。动脉血压的变化影响窦房结动脉。窦房结动脉内压力的变化又牵张窦房结内的胶原纤维,对其自律性产生影响。此外,室性期前收缩还会对心房肌及窦房结区域产生直接影响,提高自律性。3.2室性期前收缩的压力

6、反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压力反射是HRT的主要机制[2]。除以上的直接作用外,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动脉血压变化,可以通过对压力感受器的影响、通过压力反射的间接作用影响窦房结,使自律性发生改变。研究证实,当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吋,如果体内的直接作用及反射作用均处于正常,室性期前收缩后的HRT现象正常存在。4.HRT的临床应用在危险分层中,HRT异常通常被分为3级:0级为TO和TS均正常。4.1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阻塞血管导致的非完全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疾病。UA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迷走神经的

7、心率调节功能减弱。Lanza等[3]对331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多变量分析表明TS对心源性死亡风险有独立的预测价值。Sestit]等的研究表明TO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TS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严重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由此可见,HRT下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则UA患者的HRT异常率越高,其危险性越大,心源性死亡风险越大。4.2心肌梗死死亡分析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死亡危险的预测与HRT现象研究是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表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同时Szydlo等[4]

8、的研究发现,HRT明显减低或消失的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时EMIAT研究表明TS是最强有力的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