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ID:32635629

大小:59.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_第1页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_第2页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_第3页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_第4页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徐耀威1刘涌2(1辽阳市庆阳第153医院心内科辽宁辽阳111000;2通化市第531医院外二科吉林通化134000)【摘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Abstract]Inaccordancewith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thenewdrug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progresswerereviewed.[Keywords]coronaryheart

2、disease,drug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104-0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目前,冠心病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牛,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而积极合理的治疗是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的关键。木文就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作一简述。1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是动脉内

3、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冠脉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的发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应用血小板抑制剂和抗凝药物防治冠脉血栓已成为防治心绞痛的重要环节。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兀林、氯毗格雷和替罗非班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兀林为首选药物。阿司兀林为环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是使花牛四烯酸代谢途径的环氧化酶活性基团中的丝氨酸乙酰化后失去活性,从而抑制环氧化酶进而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阻断血栓素A2介导的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还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

4、作用,可通过抗血小板和抗炎的双重效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门。急性期阿司匹林使用剂量为150-300mg/d,可起到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d后改为小剂量(50-150mg/d)维持治疗。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常规剂量,其至加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完全抑制血栓素的生成和血小板的聚集,这种现象被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t)[2],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一些新型的抗血小板制剂,如氯毗格雷等。应用西洛他啤也可以减少阿司匹林抵抗,西洛他卩坐既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又能直接扩张动脉血管,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

5、可逆的,口服6h起效,停药48h后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氯毗格雷(波立维,Clopidogrel)为作用于ADP的药物。该类药可降低周围血管、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非致命性血管事件的发生频率。不论处理策略和治疗计划的差异,对所有适合的UA/非Q波Ml患者,均应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尽早开始并长期(9~12个月)应用氯毗格雷治疗,在UA/非ST段抬高Ml中的应用,目前主张在常规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加用氯毗格雷以加强抗血小板疗效、降低死亡和Ml的发生率。对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氯毗格雷是更好的阿司匹林

6、替代剂。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应坚持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即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和氯毗格雷75mg,后者至少应用1年。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表面GPUb/IIIa受体拮抗剂,是阻断血小板聚集最终环节的一类药物。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同时也适用于冠脉血管成形术或冠脉内斑块切除术时,以预防冠脉突然闭塞相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该药仅供静脉内滴注使用,持续滴注24〜48h,可与肝素合用。口服剂型的GPUb/IIIa受体拮抗剂,经循证医学证实对冠状动脉疾病疗效欠佳,临床少用。抗凝药物可分为肝素和低分子

7、量肝素,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治疗,能降低此类患者急性期死亡和再梗死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抗血栓治疗(AT-ACS)试验结果显示,在不稳定卧位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早期,联合应用抗凝药物及阿司匹林比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减低缺血爭件的发生[3]。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抗凝血酶III(ATIII)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其抗因子Xa活性与抗因子IIa活性之比达(2.5~5・0):1(肝素为1.0),同时由于低分了肝素钙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了、凝血过程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所中

8、和,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与传统的抗凝药物比较,其治疗禁忌证和出血并发症大大减少,用药安全显著提高[4]。溶栓药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吋再灌注治疗,减少梗死体积。但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闭塞性血栓仅占15%~20%,其血栓成分以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为主,溶栓疗法效果欠佳,单次大剂量溶栓药物治疗反而有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