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

ID:32627273

大小:55.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_第1页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_第2页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_第3页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_第4页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费尔巴哈》章及市民社会历史观【摘要】从《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序言》,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而处在二者之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足够的历史价值进行分析这种转变的发生。尤其是作为其总纲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在这里,马克思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使用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并从人的物质生产出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关键词】《费尔巴哈》;分工;交往;生产力;市民社会从《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序言》,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马哲史上也由此引发过“两个马克思”的争论

2、,即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次巨大得人思想转变,甚至“断裂”(马尔库塞语)。是否存在早期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对立这个争论我们不在此展开,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却是我们现在要关心的问题。从1844年到18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从形成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揭示了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联,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费尔巴哈式的人道的唯物主义事实上依旧无法去更好地实践,故此他曾列下11条批判费尔巴哈的提纲,也就是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

3、然在马克思生前也是一份手稿,但在这份提纲中一个全新的历史观在马克思那里出现萌芽。到1845年10月,被马克思讽刺为“莱比锡宗教会议”的《维干德季刊》第3卷出版,《神圣家族》中批判的鲍威尔与施蒂纳进行了反批判,这应该是促成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形态》创作的一个直接动因。而更为宏大的背景,正如马克思在为《形态》所做序言中所说,“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阶梯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青年黑格尔派的各式各样争论、费尔巴哈人本的唯物主义、肤浅空想社会主义等等理论泛滥,'‘他们按照自己关于

4、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鉴于此,“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马克思恩格斯着手了《形态》以及一个全新的世界观的构建。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而其最根本的总纲式思想,集中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所谓意识形态,是一种占据主导的思想对其区域内思想的绝对统治,它具有权威性与不可动摇性。而当时的德国,在马克思看来,显然存在着一种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禁锢着德国人的思维乃至生活。故此,他要"站在德国

5、以外的立场上”来展开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意识形态是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黑格尔后,绝对精神瓦解,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各个哲学家都抓住体系的某一个方面,用它来反对体系同时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但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正如在《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你在于改变世界。”一切都是意识的幻象,一切都不能改变世界。为了改变这个世界,那么就必须跳出这种意识形态的怪圈,跳出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束缚,而最为关键的,是构

6、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个全新的方向,它的历史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是被发现的真正的历史。这个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故此它是可以经验的,而非以往所构建出的意识层面非经验的历史。它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决定人之为人的是生产,“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故此,人的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个人,同时也决定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形式,而交往的形式反过来又是生产的前提。这个历史是以人的生产与交往形式为前提的,而生产力的最明显的

7、表现形式,是分工的产生。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发展泯灭了人,把经济、生产力等等作为历史的动力。恰恰相反,这里的历史观的根本前提是人,生产是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的活动,社会关系与政治关系等等一切的发生都是人。但是与费尔巴哈相区别的是,这个人是能够经验的,他在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在费尔巴哈那里,“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或者换句话说,人依然处在意识里,被各种意识所束缚。而在马克思那里,当我们谈到人类的解放时,事实上不是说人从琐碎无用的词语一一神学、宗教、自我意识等等中解放出来,而是在现实中解放出来。回到《提

8、纲》那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此,生产着的人,是进入历史的人。而进入历史的人,从原始的历史关系起始,便具有着四重基本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