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

ID:32590745

大小:78.1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13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_第1页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_第2页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_第3页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_第4页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但停留在宏观导向层面,具体的实践推进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践成果总结,现有知识可视化的探讨与实践主要集中在目的、功能和手段等三个核心要点上。从符号学视角审视,可以把知识视觉表征及其研究领域界定为:借助于媒介工具将知识的意义封装于视觉文本之中,意义封装与阐释就是表征。借助于知识视觉表征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知识可视化实践,在目的上,知识视觉表征借助于“培养创新思维”来有效支撑知识可视化所导向的“知识创新”;在手段上,知识视觉表征借助于图像意义的生产,支撑知识可视化突破'‘图解化”的表征手段;在功

2、能上,知识视觉表征借助于“内外部知识表征转化”来支撑知识可视化在“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递”。[关键词]知识可视化;知识视觉表征;实践途径;符号;意义封装[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朱永海(1980—),男,安徽六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表征、教育信息生态研究。E-mail:zhuyonghai2006@126.com0当前,教育领域知识可视化研究中已经积累了诸多丰富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支撑并优化教学的目标的实现。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成立了“视觉表征与资源开发"研究室,开展的有关''知识可视化”的系列研究,⑴⑵[3]⑷⑸⑹

3、[7]⑻⑼[10]为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探索了丰富的视觉表征的具体方法与策略。近来,我们又进一步提出:知识视觉表征是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实践途径。本文在本研究所前期研究基础之上,探讨知识视觉表征,推进知识可视化实践可持续发展。一、知识可视化与知识视觉表征之间的关系当前,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存在于诸多领域,笔者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者,主要是从教育视角来审视知识可视化的研究。(一)知识可视化的概念梳理知识可视化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其形成的标志通常被认为是马丁•埃普勒(EpplerM・J)和雷莫•伯克哈德(BurkardR.A)于2004年正式下的定义,[11]是“对知识可视化作出的第一个定义”,

4、[12]国内将这个定义翻译为: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中的应用,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13]国内在教育领域对知识可视化开展系列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国庆和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赵慧臣两位博士。2005年,赵国庆指出:知识可视化要借助于人的智慧参与绘制图形图像,要体现人对于所表现的知识的理解、意见等,目的是为了“促进群体间知识的传播和创新”,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知识动画、视觉隐喻等”。[14]2009年,赵国庆又把Eppler&Burkard的2004定义修订为:是研究如何应用视觉表征改进两个或

5、两个以上人之间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的学科。并指出2004定义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1)研究目标是促进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2)研究对象是视觉表征手段的应用,即采用什么样的图解手段来促进知识创造和传递;(3)传递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事实信息,而是包含人的智能的复杂见解。[15]赵慧臣认为:一方面,知识可视化领域的研究内容为视觉表征;另一方面,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形式是各种图解手段。同时他指出"知识可视化可以提高知识创造与传递的效率”等。[16]也有其他一些学者,如李雄波等提出了“在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可视化指视觉表征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知识的图解手段”[17]

6、等观点。(二)知识可视化与知识视觉表征的关系从以上的这些研究文献对知识可视化的定义及其研究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知识可视化的三个核心要点:(1)目的上,强调知识创造/创新;(2)手段上,强调使用图解和知识动画手法等;(3)功能上,强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递。文献中对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在这几个方面明确了宏观导向,然而,知识可视化实践途径却步履维艰。其一,在目的上,知识可视化究竟如何实现知识创新,却鲜有有效手段;其二,在手段上,知识可视化的研究仍然局限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几种“图形”手段上,而现有的电视教材制作、教学动画等有益的经验又不能被知识可视化研究加以吸收和整合利用,打不开

7、研究局面;其三,在功能上,究竟如何能够有效促进人与人知识传递中的受者一方有效实现知识建构,却难以保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从文献中可以进一步挖掘出解决方法:Eppler&Burkard(2004)指出,“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赵国庆(2009)认为,“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对象是视觉表征手段的应用,即采用什么样的图解手段来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递”;赵慧臣明确地指出,“视觉表征:实现知识可视化效果的手段”、“知识可视化领域的研究内容为视觉表征”。[18]可以看出,知识视觉表征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