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阅读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范锦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景家沟小学范锦红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阅读教学功能的体现。阅读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所谓书面语言,就涉及到课文的字、词、句、段、篇,要培养能力,
2、就离不开朗读、默读、说话、口答、笔练等一系列训练。阅读能力的标志之一理解,即读懂文章。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文章是怎样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即学习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为写作做准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懂文章。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只抓课文的内容、情节进行“发胖式”分析、理解的现象仍很严重。课堂上,教师一串又一串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挤占了学生自悟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的只不过是部分“好学生”而已。
3、训练不踏实,一套套“花架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不大。阅读教学只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层上,而对实实在在的“运用”语言文字没有落实,这应在阅读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一般做法是:(一)、初读阶段,让学生充分从整体感受课文语言。面对一篇新课文,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都是教师常采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
4、读。这是篇的整体感受。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要求更高了,一般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感受。在教学《鸟的天堂》中,学生朗读描写大榕树叶子的第八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我们要把能突出榕树茂盛的词语读重音,为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榕树一点一点长大的样子。读完第三句后,停顿要稍长,在心中酝酿感情,最后把喜爱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指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祖
5、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还增强了阅读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读是感受、领悟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贯穿在课堂的始终。(二)、精读阶段,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深层次理解。1、在理解课文中玩味重点词语。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开始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和玩味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苏教版第七册《泉城》有这样几句话: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②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他为“五龙潭”。③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
6、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④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为什么“涌”、“汇注”、“喷吐”、“冒”这些词同是描写泉水的流动,用词却各不相同呢?他们能不能互换位置呢?教学时,抓住这样的点进行语言训练不仅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而且还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语言和思维得到了训练。2、联系上下文深入分析,平常词语寓深情。众所周知,一篇文章各部分文字都为着中心而存在,而且每个部分都有适当的定位列次而构成一篇圆满文字。
7、课文各部分语言训练点的选择也应在文章中统摄下,结合本部分课文内容在中心下的位列来确定。例如: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训练步骤:1、“完善”是什么意思,换成完整行不行,为什么?2、为什么说旧的药物书不完善,它有哪些主要缺点?3、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本草纲目》是部完善的药物书?(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每种都有图。)4、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出这样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从小立志为穷人治病;随父学医,边学边研究药物,亲自采药,虚心学习。)这个训练点设计由
8、“完善”一次入手,扩展到句、到节,再辐射到全篇课文,由点到面,紧扣编写《本草纲目》这一中心,把课文的部分和整篇的内在联系融为一体。三、熟读阶段,引导学生熟读背诵,积累并运用课文语言。语言知识来源于对大量语言现象的规律性总结。由于语言知识与语言密不可分,所以语言训练必然涉及到语言知识。而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语言知识无疑会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语言训练点时应考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通过训练使学生对蕴藏于课文中典型的常用的语言知识有些感性认识,经过迁移内化,能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