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D:32565859

大小:4.9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2-12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1页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2页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3页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4页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斯的家乡呢?一旦失去了乡土,语文不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了吗?常州是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工业发达,物产富饶,古城常州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候就有历史记载,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远溯到四五千年前,常州的原始居民就在现在的戚墅埝圩墩村建立了村落,过着原始的生活。春秋时始祖季札受封常州,北宋时有“苏常熟,天下足"之誉,这里是“江南鱼米之乡”,气候温和湿润,四季景色优美,湖山相映,人文荟萃,手工业发达,纺织业等工厂林立,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它的地方资源可谓是一座无形的资料大宝库,说不完,写不尽。从自然资源到人文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如:自然资源就有,常州

2、的河流,古运河、龙游河等,常州的桥梁,新方桥、琢初桥等。还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天宁寺宝塔、中华恐龙园、天目湖、苏东坡公园等。人文资源也相当的丰富,如讲诚信的季子,抗倭名将:唐N)JI,常州三杰: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地方工艺品,梳篦。地方戏剧,锡剧等,这些都将可以成为我们语文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利用。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注意语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目前开发、利用的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老师还是处于跟“风’’阶段,盲目性、随意性都相当大,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并不了然,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常州是较早(2002年)进入课改的教育较发达地区,在实施中取

3、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对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研究的人寥寥无几,有的也只是教育系统编的“乡土教材"“地方志”的层面,至于如何在课堂上有序实施还是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在开公开课为追求所谓的新课程新理念而为之。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身边的大量语文课程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老师学生喜欢却不知如何具体实践操作这一理念,看不到这一理念的价值。鉴于此,本人觉得有必要通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来澄清一些观念,践行这一理念,让人们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地方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一些有序地开发利用的范例和地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上的建议。以上原因促使我选择了“常州地方语文课

4、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研究的课题。2第一章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概念的辨识第一节地方课程的提出、历史溯源、界定一、地方课程的提出“地方课程”一词最早见于1990年吕达的《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向何处去?——“国家教委普通高中课程问题研讨会”述评》一文。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同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第一次把课程分为“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地方安排课程”就是“地方课程”的雏形,此后,除1994年、1997年各有l篇文章讨论地方课程的建设之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基本处于理论研究的盲区。直到199

5、6年3月印发的《全同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规定:普通高中课程出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1999年随着地方课程在国家宏观课程结构中中介地位的正式确立,我国学者才开始陆续介入地方课程的研究。根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显示,2000年有关地方课程的专论性文章有2篇,2001年有4篇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地方课程"这一概念。2002年可以看作是地方课程研究中具有转折意味的一年其问,探讨地方课程的专论性文章有12篇,在数量上有明显的突破此后,这一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二、地方课程的历史溯源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各县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就曾经有过地方课程,如

6、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就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材。而在中国,更早的地方教材就是民间文学。民间谚语、歌谣就是劳动人民自己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许多世代相传的地方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对于这些民间文学,劳动人民口耳相传,无师自通,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教育意义。他们代代相传,历久不衰,乐此不疲。这是在阶级社会里的上层贵族所不能享受到的特殊教材,有些甚至连文字都没有了记载,但劳动人民津津乐道,是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看看我们现在的打工者最喜欢看的就是来自民间的《故事会》和现代中学生津津乐道的《猛鬼故事》。今天的“

7、语文地方课程资源”中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地方资源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与民间谚语、歌谣、神话和传说有关。所不同的是在2l世纪,我们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重提地方文化,并将它摆到国家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确实是几千年的一次历史性的伟大突破,以至于人们一下子无法适应,甚至怀疑起来“地方课程”也能作教材来教吗?三、地方课程的界定那么,什么是地方课程呢?现在比较权威观点是:一般意义而言,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根据相关的国家课程政策,立足于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规划、组织实施的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