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9482
大小:73.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张之路《羚羊木雕》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讲学稿班级课时执笔审核签印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学习难点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自学提纲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且把“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2、速读课文,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填空:“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
2、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我”伤心极了(感情)。3、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贵的。)4.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其中情节又包含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5.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
3、(1--15)“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第二部分(16—23)第三部分(24—25)第四部分(26—38)教学过程一、导入。白郁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谊的花。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抹(mǒ)攥(zuàn)逮(dǎi)怦怦(pēngpēng) 树杈(chà) 寒颤(zhàn)
4、2、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动词简要概括。送木雕、追问木雕、收回木雕3、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4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经过:要收回木雕。结束:收回。(老师讲解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4、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两部分。思考文中的人物在这件事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据此揣摩人物的语气。(1)先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分配好角色。(旁白、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2)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3)评价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的语气。5、
5、从文章中各个人物在处理羚羊木雕的过程中的表现,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特征)(学生小组讨论)爸爸:婉转、持重沉稳、重财轻义。妈妈:态度生硬固执,重义轻财。(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我”:珍惜友谊、软弱。万芳:仗义、明理。6、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心理、孩子之间的感情、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7、反悔,能不能全怪我?------不能。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只知木雕贵重
6、,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8、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小组讨论)例如,“爸爸”送羚羊木雕给孩子的时候,应该介绍一点有关这件工艺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它的贵重,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间送东西,要征求大人的意见。如果像课文写的那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处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转一些,要注意保护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万芳妈妈暗示一下,万芳妈妈也不是贪占便宜的人,不会同意自己孩子收受这么贵重的东西的,重要的倒是叫万芳妈妈不要责怪孩子。9、汲取什么教训?------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
7、。------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10、课文作者倾向谁,持什么观点?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组讨论)——倾向孩子(我)。观点:不要伤害孩子的心,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注:这也是文章的中心)作者褒贬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倾向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即逼女儿去要回来,语气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
8、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是批评了“爸爸”的不是。再从对话时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问”“目光紧紧地盯着”“十分严厉”“坚定地说”“带着一种不可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