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2431
大小:6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唐代是诗歌的国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题目:浅谈“唐代时事诗”内容摘要:唐朝分为三个阶段,初唐、中唐、晚唐。有贞观、开元的盛世,也有“安史之乱”的动荡,在这样时代特色鲜明的大背景下,时事诗较具有代表性。其中,以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以下将对唐代时事诗进行浅析。关键词:唐代时事诗唐代是诗歌的国度,也是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审美时尚作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带有倾向性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自然折射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征,沉淀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文学艺术领域审美时尚的演化,正表征着随着历史进程的流走而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变异。”①唐代诗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属于唐人的新的美学判断价值,以此去捕捉社会生活中那些富有诗意
2、的题材,进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思潮和美学风范,中国的传统诗歌也在这里经历了最为深刻的蜕变。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三中所说的:“诗乃一念所得,于一念中,唐、宋体有相参处,何况初、盛、中、晚而能必无相似耶?”但是,唐代前后绵延进三百年,既有贞观、开元的盛世,又有“安史”的动荡,社会的种种变革改变或加剧了社会上本已存在的矛盾。人们的政治态度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表现在诗歌里面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总体而言,唐人的精神生活由初盛唐时期的积极济时变为中唐时期的忧时拯世,不再企图致君尧舜,大济苍生,在蜕变为晚唐时期的伤时愤世,由此而形成盛唐诗歌的盛唐气象、中唐诗歌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
3、以及晚唐诗歌的感伤色彩和愤世嫉俗情调。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唐代时事诗的成就较为突出。情志是诗歌创作的本源。总体上看,唐人都能直面现实,秉笔直言,指陈时事,反映唐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在意境中渗透着崇高的美学思想。唐人在精神上既接受了开明盛世雨露的沐浴,也承受了动荡时代的苦难。艺术发展历程本身就贯穿着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交叠更替。唐诗固然也给人以一种精神解脱的审美享受,但当人们接触以叙写多姿多彩的生活形态为主要目标的时事诗的时候,可能更多体会到的是一种沉重的感受,同时感受到诗人惊人的才华。以下是唐代时事诗的发展脉络:(一)初唐时事诗初唐诗人生活接触面较宽,体验较为丰富而深刻,诗歌题材较为广泛,高扬
4、时代精神,揭露社会现实,既表达建功立业的憧憬,也宣泄怀才不遇的愤慨,咏史咏物,骨气刚健,格调慷慨。在他们反映时事的一些作品中,渴望为时所用的热情与长期坎坷失意的牢骚,投笔从戎博取功名的幻想与辗转边庭不得升迁的苦闷,错综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诗歌的主旋律,使意象充满感染力,也使人们能体会到强烈的人生况味。如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前两句的描述真实而又富于表现力,后两句也抒发了一种豪情。(二)“安史之乱”下的唐代时事诗李白早年所受教育除儒家经籍外,内容驳杂,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又曾与善谈纵横术的赵蕤交游。赵蕤喜
5、谈王霸之术,著有《长短经》,对李白思想的形成无疑有一定影响。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李白,自然具有建功立业的思想,向往“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生活。李白的长安生活,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最后由于遭受谗毁而被“赐金放还”,结束了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李白《行路难》、《长相思》等,发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控诉和“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概叹。安史乱起,人们都置身于战乱流离之中,一路奔波颠沛。诗人的远大政治抱负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发生尖锐矛盾,使得他们空怀爱国心志而无法施展。血雨腥风的现实生活给人们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天真的诗人们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目光更加敏锐了,素养也有了丰富和提高,感情的激荡
6、找到了喷发口。他们都经历了由早期那种诗化的、充满激情的生活而一朝陷入严酷现实的人生遭遇。于是,他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并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遭受战争荼毒之后“大历”时期,由于“交汇成盛唐之音的观念、气魄、情调全都黯淡了、褪色了、低沉了,为一种疲倦、衰顿、苍老而又冷淡的风貌所取代”②在这一时期,唐诗的审美情趣,由反映社会生活、人生理想,转为表现内在情感、身边琐事;由崇尚刚健挺拔的建安风骨,转为追慕清丽纤巧的六朝之风;有追求雄豪壮丽的阳刚之美,变成醉心于娴静淡雅的阴柔之美。唐诗的风貌,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中晚唐诗风产生了深远影响。(三)
7、晚唐的时事诗晚唐诗人处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以,也有“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的无奈,饱含沉重的伤感,但时事诗深入揭露社会现实,也有着丰富充实的政治内涵。晚唐时代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正是这一时代独特心态的审美表现。这一审美心态包括诗人对国运黯淡的忧虑与理想幻灭的忧伤,等等。《隋师东》诗是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朝廷讨伐横海镇李同捷之战在作品中的投影,也倾注着他对时局和国家前途的关切之情,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